第10章(2/3)
吧。
刘备颓然摆手。
糜竺望着这个耗费自己全部家财、连亲妹都赔进去的主公,如今仍困守小县,唯余一声消散在暮色中。
糜竺离开将军府时,心中了然——此刻的刘备恐怕确实对未来丧失了希望。
费尽周折得来的军师被曹操用诡计夺走,弃养的儿子反倒成就超越了自己。
纵使刘备性格坚韧,此刻也难免心绪纷乱,难以自持。
同一时刻,刘备军中的张飞与关羽闻讯后愤怒异常,却又无计可施。
新野弹丸之地,仅三千兵马,将领不过关张赵三人。
虽有三员猛将,却无运筹帷幄之谋士。
至于赵云,自那日归来后便鲜少被刘备召见。
当日若赵云断后战死,反倒最合刘备心意。
如此,关张二人必会感念赵云恩义,终生不忘。
但赵云竟安然归来,明明被寇封大军围困却能全身而退,这不啻于向刘备表明:
他与寇封私交匪浅,即便互为死敌,寇封仍愿放他生路。
难怪那日刘备欲杀寇封时,唯独赵云出言求情。
原来不知不觉间,二人早有勾结。
为君者最忌部下与子嗣过从甚密。
倘若子嗣谋逆,将领该听命于谁?
况且赵云本就非刘备心腹,如今又生此事,自然更受冷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近来赵云也察觉到,战后刘备等人都在有意疏远他。
对此赵云深感困惑。
他拼死断后,难道主公看不见他的忠心?
苦思冥想间,赵云忽然想起寇封当日所言,不由满心苦涩。
主公,究竟要怎样做,您才能明白我的赤诚?
与此同时,寇封正向陈到剖析刘备集团现状。
听完寇封对赵云处境的解析,陈到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陈到厉声喝道:休想挑拨离间!我宁可战死,也绝不投降!
寇封轻叹一声,缓缓道:陈将军可还记得,当日赵云为救你性命,不惜向我下跪求情?此言一出,陈到面色顿时大变。
在陈到心中,赵云堪称忠勇无双。
论武艺韬略,赵云更胜一筹;论忠诚之心,亦不遑多让。
两人同用长枪,又皆是刘备近卫,私交甚笃,情谊不输关张。
然而即便如此,赵云在刘备心中地位始终不高。
陈到可以誓死效忠刘备,但赵云为救他竟向敌人屈膝,这份恩情他如何回报?若就此赴死,岂非辜负赵云一番苦心?
见陈到神情松动,寇封趁势说道:如今赵云在刘备军中境况堪忧。
细作来报,他已很少被召见。
作为旧部,你应当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而刘备明知你被我生擒,却置之不理。
效忠这等薄情之人,当真值得吗?
在刘备眼中,你我不过都是弃子。
我虽是义子,终究不及亲子刘禅;你与赵云,也难比关张之情。
若真心待你,为何不愿设法相救?
值得吗弃子这些字眼如惊雷般在陈到耳边炸响。
这个向来忠贞不二的将军,此刻也不禁陷入迷惘。
确实,自那日决意诛杀寇封起,刘备便已性情大变。
众所皆知,当时诛杀寇封实非明智之举,但刘备仍采纳了关羽的建议......
在刘备心中,私利终究胜过他宣扬的仁义之道!
至于陈到,终究抵不过刘备的颜面重要,刘备怎会为救他而去找寇封?
赵云出身寒门,性格刚直,常常让刘备扫兴!
蜀中战事平定后,刘备大赏众将,唯独赵云直言劝谏,认为此时更应安抚百姓,归还田宅。
可刘备满心盘算的,不过是自己的霸业已成,若真在乎百姓,何须等赵云提醒?
由此可见,刘备对百姓的仁义,不过是虚伪的政治手段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