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3)
众将领皆胸怀宽广,绝不会因才生妒,你尽可放心!
若感激主公恩情,当勤修武艺,日后建功立业以报厚恩!
刘伯温话音未落,陈到已然抱拳跪地,面向郡守府方向郑重叩首,心中立誓:
此生必效死命追随主公,鞠躬尽瘁,决不辜负知遇之恩!
言毕,陈到起身向刘伯温行礼告退,昂首阔步离去。
此时寇封查看系统,发现陈到忠诚度飙升至95,不禁欣喜万分。
一个曾被弃置的将领,如今重获信任,自然格外珍视。
待刘伯温返回郡守府,寇封开口道:
叔侄之事虽已解决,但我军尚缺水军统帅,否则难以压制江东。
刘伯温颔首道:
主公明鉴。
我军猛将如云,却独缺能统御水军之才。
唯有良将统率,那三千精锐水师方能发挥真正战力!
回想当初江夏水军与江东交锋,三万之众竟不敌万人,实为讽刺。
所幸伤亡尚轻,否则吴成性命难保。
如今三千戚家军加入,水军兵力终达三万之数。
然能统领全军的帅才,依旧空缺。
在寇封心中,戚家军原主将戚继光,正是最理想的水军大都督人选。
寇封始终警惕江东,尤其周瑜健在,正值当打之年。
即便日后周瑜不在,继任三位都督亦各有所长,不可小觑。
虽前次大败使江东短期内不敢进犯江夏,但难保周瑜不会突袭。
这位江东智将的存在,始终是寇封心头之患。
江夏水师羸弱不堪,纵有千帆也不过是摆设。
念及史册所载,来年曹操必挥百万雄师南下。
若彼时水军仍这般不堪,纵是寇封亦无必胜把握!
当务之急,需得寻一位善战水师统领。
若实在无人,便是个甘宁也成!
说到此处,寇封忽而想起——此刻的甘宁正因黄祖排挤,再度沦为江上悍匪。
更妙的是,此人尚未投效江东!
一念及此,寇封当即拍案传令:
即刻散布消息,就说我寇封虚位以待水军都督。
若甘宁有胆,便给他三万水军执掌之权!
******
消息一出,连刘伯温亦觉此举欠妥。
虽不知甘宁底细,但将三万水师交予素未谋面之人,未免儿戏。
况且杨再兴等将领不过统领万余兵马,甘宁初来便掌三军,恐难服众。
刘伯温遂劝谏道:主公,此举还望三思。
寇封却道:伯温,若要坐稳荆州,真正的劲敌绝非刘表、蔡瑁之流,而是北方的曹操!如今曹操已定北方,不日必将南下。
届时长驱直入,我凭何抵挡?唯有依仗长江天险,方可阻其锋芒。
故而打造一支精锐水师,已是刻不容缓!
放眼天下,除却江东周瑜,唯有甘宁可担此重任。
我要的,是一支能纵横长江的无敌水师!
闻听此言,刘伯温终是明了主公忧虑。
见寇封心意已决,便不再多言。
只是暗下决心:若那甘宁当真敢来……
**
此刻,他必须仔细审视此人,看看是否真能委以重任!
若能胜任自是最好,若不能,哪怕得罪寇封,刘伯温也要劝其收回命令!
很快,寇封有意寻找甘宁的消息传遍荆扬二州,军民皆知。
吃过寇封亏的孙权听闻此事,立刻派人打探甘宁底细。
周泰回报,甘宁曾是水贼,与他和蒋钦多有摩擦。
孙权听罢,虽对甘宁不屑一顾,但认为其至多与周泰相当,便未再多加关注。
毕竟,江东眼下忙于平定山越,短期内无力出兵,多想无益。
另一边,荆州刘表、蔡瑁、蒯越等人得知此事,皆面露惊色。
“寇封竟如此昏聩!让一个水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