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痛苦中的回忆”(1/3)
苏诚心里明镜似的,自己已然深陷泥沼,必须得绞尽脑汁想出法子,去应对眼前这如乌云压顶般沉甸甸的困境。
此刻,他的脑海恰似一台开足马力、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齿轮飞速转动,一刻不停地思索着林林总总的可能办法,试图在这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找到一丝曙光。
赔礼道歉,这个在大多数矛盾冲突里看似常规且惯用的解决方式,他自然也在第一时间考虑到了。
只是,当这个念头在脑海中刚一冒头,想象着自己不得不卑躬屈膝,满脸堆笑地向那些无端给自己带来诸多麻烦的人低头道歉,苦苦祈求他们大发慈悲给予原谅的场景,一股难以言喻的刺痛感便如电流般瞬间传遍全身。
这个念头就像一把无比锐利的刀,毫不留情地割扯着他那原本就所剩无几的自尊,每一下割扯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让他内心满是挣扎与不甘。
仿佛在那一瞬间,他看到了自己尊严的碎片,正一片片地掉落,消失在无尽的黑暗之中。
然而,状况并未就此停歇,更糟糕的是,那些更为糟糕、更为极端的想法,宛如一群张牙舞爪的鬼魅,趁着他内心防线松动的间隙,在他的脑海里肆意穿梭、横冲直撞地打转。
这些想法犹如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地在他的思维空间里奔腾,每一个都带着锋利的棱角,如同一颗颗尖锐无比的刺,冷不丁地深深扎进他的心里。
那刺痛感瞬间蔓延至全身,仿佛心脏被无数根尖针同时刺入,令他痛得几近窒息,以至于他根本不敢去正视脑海中产生这些想法的自己。
这些犹如恶魔低语般的想法,带着强大的冲击力,不断地冲击着他摇摇欲坠的内心防线。
它们像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毫不留情地拍打着他内心那道脆弱的堤坝。
在这般猛烈的冲击下,他的内心防线逐渐出现裂痕,最终彻底崩塌,让他毫无防备地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的泥沼之中。
此刻,他的脑海中像是有两个小人在激烈争吵,一个声音大声质问:“现在站在这里,如此迷茫、如此无助的自己,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自己?”而另一个声音则冷笑着回应:“说不定这一切都只是一场虚幻,你其实就是一个虚假的存在,根本没有真实的意义。
”这种自我认知的混乱,就像一团浓厚得化不开的迷雾,将他紧紧包裹其中,让他仿佛置身于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空间,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看清自己的模样,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只能在这混沌的迷雾中痛苦地徘徊,被无尽的迷茫与困惑所吞噬。
在这犹如无尽黑洞般的迷茫深渊里,苏诚就像一叶失去方向的扁舟,在汹涌的波涛中无助地徘徊挣扎。
他的内心世界仿佛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风暴,在混乱与纠结之中,竟渐渐更倾向于坚信第二个“他”才是真正的自己。
在他此刻已然有些扭曲的认知里,当下的自己简直懦弱到了极点,就恰似一只在狼群环视下瑟瑟发抖的羔羊,既无能又软弱得可怜。
每每当生活中遇到哪怕一丝波澜,他便如同水上那无根的浮萍,在湍急的水流中身不由己,只能随波逐流,完全丧失了自己的主见,更别提拥有反抗命运捉弄的勇气。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个神秘的第二人格。
在他的想象中,第二人格勇敢得如同奔赴战场、无所畏惧的战士,浑身散发着一种令人折服的果敢与坚毅。
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何种复杂棘手的状况,都能毫无畏惧地直言不讳,毫不犹豫地勇往直前,仿佛整个世界都无法阻挡其前行的脚步。
再将目光拉回到自己身上,苏诚满心苦涩地发现,只要一碰到哪怕仅仅是一点微不足道的问题,自己的第一反应竟总是习惯性地选择逃避,就好像只要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堆里,那些令他头疼不已的问题便会如同幻影般自行消失。
可现实却一次次无情地告诉他,这种逃避行为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哪怕只是生活中最琐碎、最不起眼的小事,都仿佛一把锐利的匕首,轻而易举地便能将他那看似坚强,实则脆弱得如同薄纸般的心灵瞬间击碎,而后将他无情地抛入痛苦的万丈深渊,让他在其中苦苦挣扎,难以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