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巴攻坚 房建亦始(2/3)
是干等着设备全部到齐,时间肯定来不及了。
国外供应商那边说,就算加急,最快也得好几个月才能全部运到。
”
我眉头紧皱,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猛地停下脚步,眼神坚定地看着小王说:“不能干等着设备,我们先全面梳理一下现有的设备,看看哪些经过调试和改造能暂时应急。
你同时跟供应商保持密切沟通,让他们先提供部分关键设备,通过空运等方式尽快送达,后续的设备再陆续安排运输。
”
就在我们争分夺秒解决设备问题时,地质勘探结果出来了。
报告显示,场地地下矿岩分布的复杂程度远超预期,部分区域页岩层不仅厚实,还夹杂着坚硬的矿岩,这无疑给桩基础施工增添了极大的难度。
面对这一严峻情况,我和团队成员们没有丝毫退缩。
我们迅速邀请了业内声名远扬的地质专家和桩基础施工专家,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专家们来到现场后,立刻投入工作,他们穿着专业的工作服,拿着勘探工具,在场地里仔细地查看,时而蹲下身子用小锤子敲敲岩石,时而又聚在一起小声讨论。
经过一番深入考察和对勘探数据的细致入微的分析,他们与我们在会议室展开了讨论。
地质专家张教授推了推眼镜,指着桌上的地质剖面图说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地质条件下,传统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很难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我们建议针对不同地质区域,采用差异化的桩型和施工方法。
”说着,他用手指在图上不同区域点了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桩基础施工专家刘工接着说道:“对于矿岩集中区域,使用高强度的钢桩,并采用爆破辅助钻孔的创新方式;对于页岩较厚区域,则对桩的设计进行优化,增加桩的摩擦力,以此确保基础的稳固性。
”刘工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不同桩型的样子。
确定施工工艺后,项目正式破土动工。
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声震耳欲聋,尘土飞扬弥漫四周。
工人们如同训练有素的战士,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由于采用了全新的施工工艺,部分工人对操作流程还不太熟悉。
我看到一群工人围在一台新设备旁,面露难色。
我走上前去,拍了拍其中一个工人的肩膀,说道:“别着急,专家和技术骨干马上就来给大家培训。
这是新的施工工艺,掌握好了,咱们的工作就能又快又好地完成。
”
不一会儿,专家和技术骨干们就来到了现场,他们手把手地教工人们如何操作设备,详细讲解每一个步骤。
“来,你看这里,这个按钮控制钻头的力度,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要灵活调整。
”技术骨干小李一边操作,一边耐心地说道。
在施工过程中,各种突发状况犹如隐藏在暗处的陷阱,不断给我们的前行之路带来阻碍。
有一次,一台关键的挖掘设备在作业时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异响,随后便停止了运转。
而此时,正值矿岩挖掘的关键阶段,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珍贵。
现场施工负责人一路小跑着向我赶来,脸上满是焦急,大声喊道:“共经理,设备坏了,维修人员正在全力抢修,但估计得耽误几个小时。
这可怎么办?”
我火速赶到现场,看着停滞的设备和焦急的工人们,当机立断地挥了挥手,说道:“立刻调配其他备用设备顶上,不能因为这一台设备影响整个工程进度。
维修人员加快抢修速度,同时安排专人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看看还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