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时日 行踪"通缉"(2/3)
马上重新调整搜寻方向,就像一群训练有素的猎犬,迅速锁定了新目标。
他们打开电脑,在各个旅游攻略网站上像寻宝一样筛选出那些安静、适合休养的地方,然后逐个排查当地的住宿信息。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凭着对我的了解,像敏锐的侦探一样,发现了一些和我喜好相似的地点,就一家一家地给当地的酒店、民宿打电话询问。
“您好,请问近期有没有一位叫[你的名字]的客人入住?他大概是这样的特征……”这句话,行政人员在电话里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
大多数时候,得到的都是让人失望的否定回答。
但他们没有一点放弃的想法,继续一家一家地问,不放过任何一点可能,那股执着劲就像追逐猎物的猎人,不找到目标绝不罢休。
终于,在福建一家古镇的民宿那里,得到了一点宝贵的线索。
民宿老板回忆说,前几天有个客人的特征和我很像,不过已经退房走了。
行政人员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像在黑暗中抓住了救命稻草,赶紧问客人去哪儿了,民宿老板说不清楚,但给了客人入住时留下的联系方式。
可是,行政人员满怀希望地打过去,却发现是个空号,刚燃起的希望一下子又破灭了,就像蜡烛被一阵风吹灭了,只留下满心的失落。
老板知道这个消息后,没有气馁,反而更坚信我就在附近,像个执着的寻宝者,认定宝藏就在不远处。
他让行政人员继续在古镇周边打听,一个角落都不放过,哪怕是最偏僻的小巷;同时安排人在我可能乘坐的交通路线上全面排查,就像撒下一张大网,非要把我从人海里捞出来。
在湛江海村,我在海边舒舒服服地过了几天惬意的日子。
这天,我打算去村里的集市逛逛,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
集市上可热闹了,人来人往的,各种当地的特色商品摆满了摊位,让人眼睛都看不过来。
新鲜捕捞的海鱼在水桶里活蹦乱跳,散发着大海的气息,好像在讲着海洋的故事;手工编织的渔网,每根线都透着渔民的智慧和汗水,有一种质朴的美;精美的贝壳饰品在阳光下闪着五彩的光,就像大海孕育的珍宝;香甜的特色小吃,香气扑鼻,让人直流口水。
我在人群里穿梭,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像个探索未知世界的孩子,挑选着一些纪念品,感受着这浓浓的烟火气。
这时候,老板派来找我的人已经逐渐缩小了范围。
他们仔细分析我的行动轨迹,结合之前好不容易找到的线索,经过一番推理,觉得我可能在湛江周边。
于是,他们马不停蹄地来到湛江,在各个海滨村落打听我的消息,就像大海捞针一样。
他们先在湛江市区的旅游咨询处询问,详细描述了我的特征,着急地问:“请问最近有没有这样一个人来咨询前往周边村落的路线?”工作人员想了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说:“好像有个和你描述相符的人问过海村的路线。
”找我的人一听,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那心情就像在沙漠里快渴死的人看到了清泉,立刻开车往海村赶。
到海村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海村的夜晚特别宁静,月光像银色的轻纱,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的,美极了。
海浪声有节奏地传来,像大海的心跳,偶尔还有几声狗叫,给这宁静的夜晚添了几分生机。
他们在村里到处打听,见人就问有没有见过我。
村民们有的摇头说不知道,眼神里带着疑惑;有的则热心地提供一些模糊的线索,虽然不太清楚,但也给找我的人带来了一点希望。
终于,在一家小卖部前,一位村民指着不远处的民宿说:“好像是住在那家。
”
找我的人兴奋地来到民宿,向老板打听我的房间号。
老板看了看登记信息,点了点头,带着他们来到我的房门前。
这时候,我正在房间里整理白天在集市上买的东西,沉浸在这简单美好的时光里,嘴角还带着一丝满足的微笑。
“咚咚咚”,敲门声突然响起,在这安静的房间里显得很突兀,我疑惑地打开门,看到几个陌生的面孔,心里很诧异。
其中一个人赶紧上前,气喘吁吁地说:“可算找到您了,老板有急事找您,他台商亲戚要在福建建厂,各种前期筹备工作急得不行,需要您马上过去参与讨论。
”
我听了,无奈地叹了口气,心里满是对这难得休假被打断的惋惜,就像一朵花还没开够就被风雨打了。
但是多年的职业素养和对工作的责任心,让我明白工作的重要性。
资本的力量就像一股洪流,我在这偏远的海村也躲不过。
最后,我还是默默地收拾东西,跟着他们离开了海村,又回到了那忙碌的工作中,心里带着对海村的不舍,还有对未来工作挑战的无奈和准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回公司的车上,我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海村景色,思绪万千。
我想起这几天在海村的宁静时光,每一个清晨的阳光、每一阵温柔的海风、每一次海浪的拍打声,都仿佛还在眼前和耳边。
我是多么希望能在那里多待些日子,让自己彻底放松,把所有的压力都释放掉。
然而,现实就是这么无奈。
老板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来,询问我到哪里了,语气中依然充满了焦急。
我知道,这次建厂的事情确实很重要,关系到公司的发展,也关系到很多人的利益。
“哎,没办法啊。
”我自言自语道。
坐在旁边的人看了我一眼,似乎想说什么,但又没有开口。
一路上,大家都没怎么说话,气氛有些沉闷。
我心里在想着到了公司后要面对的各种事情,要和老板以及台商亲戚讨论建厂的规划、选址,还要对接各种政策,一大堆工作等着我去做。
“不知道这次建厂会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
”我暗暗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