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社区风波再扬名(2/3)
抑尘?本质上就是让空气中的尘埃颗粒沉降下来。
常规方法是用水雾增加湿度,使尘埃增重。
那么,能否通过操控气流来实现?
他立刻在脑海中构思起来。
如果他能制造一个持续向下的、稳定的低压气旋区域,是否能够模拟类似的效果,加速尘埃的沉降?甚至,如果能精确控制气流,将尘埃颗粒“束缚”在特定区域,再进行集中处理?
这个想法让他有些兴奋。
这不仅仅是一个赚取社区奖金和积分的机会,更是一次对他目前气流操控能力的绝佳实战检验!而且,整个过程完全可以在不暴露自身异常的情况下进行——他完全可以伪装成提出了某种“物理抑尘装置”的构想,甚至不需要亲自到场操作,只需在夜间无人时,远程操控气流即可。
“系统,推演我提出气流抑尘方案并暗中实施的可行性及风险。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再次动用了推演功能。
【指令确认。
推演范围:未来36小时(涵盖方案提出与初步实施阶段)。
消耗道德积分:15点。
】
【推演中……】
【推演结果:宿主若提出“基于特定气流模型的物理抑尘”构想,有85%概率被社区采纳进行试验(因成本低、无污染)。
宿主于夜间暗中实施,成功概率92%,被发现异常概率低于0.1%。
成功实施后,预计可获得社区奖金及较高额道德积分奖励,并提升在社区的正面声望。
风险:精神力消耗较大,需注意把握尺度,避免过度疲劳影响气核稳定。
】
【推演结束。
剩余道德积分:111点。
】
推演结果令人满意!风险极低,收益可观。
步高峰不再犹豫,立刻行动起来。
他首先花费了一些时间,查阅了一些基础的流体力学和空气动力学资料,结合自身对气流的理解,草拟了一份简单的“社区公共区域定向气流抑尘试验方案”。
方案中,他刻意模糊了“能量操控”的核心,而是强调利用“自然风能的定向引导与汇聚效应”,设计了一套看似合理(实则没有他的能力根本无法实现)的气流模型和“虚拟”装置布局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将方案提交给了社区管理中心。
负责此事的社区干事起初并未太在意,但看到方案成本几乎为零,且原理似乎能自圆其说,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同意他在社区中心花园的一小片区域进行为期一晚的试验。
是夜,月朗星稀。
步高峰以“观察试验效果”为由,留在社区中心花园附近。
待到夜深人静,监控死角时段,他悄然来到试验区域附近一栋建筑的阴影处。
凝神,静气。
气感如同无形的触须,迅速蔓延开来,将目标区域及其周围数十米范围笼罩在内。
尘埃的分布、空气的流动、湿度、温度……一切细节尽在掌握。
他深吸一口气,丹田气核加速旋转,精神力高度集中。
意念动处,目标区域上方的空气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一股无形的、持续向下的压力场开始形成,并非狂暴的风压,而是一种更温和、更pervasive的“沉降力”。
在他的精确操控下,区域内的空气流动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