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凝核之路多艰险(2/3)
合“道德规范”且收益更高的途径?他想到了“新风能兴趣小组”的楚风,以及林雪所在的“异常能量波动”研究小组。
如果他能以“理论顾问”或“数据辅助”的形式参与进去,解决一些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按照系统的评判标准,或许能获得不菲的积分奖励。
但这需要契机,也需要他展现出相应的价值,不能操之过急。
就在步高峰为积分和凝核问题困扰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悄然降临。
这天是周末,步高峰照例在图书馆整理期刊。
当他将一批新到的《应用能量工程》期刊归架时,气感敏锐地捕捉到不远处阅览区传来一阵压抑的争执声。
声音来自一位头发花白、穿着朴素旧式西装的老教授和一名图书馆管理员。
老教授情绪有些激动,指着面前一台老旧的文献检索终端,声音带着不满:“……这台机器又卡死了!里面保存了我刚刚录入的、尚未云端同步的珍贵手稿注释!你们这设备维护是怎么做的?这些资料如果丢失,损失太大了!”
管理员是个年轻姑娘,面对老教授的责问,显得有些委屈和无措:“赵教授,您别急,这台终端型号太老了,系统经常出问题,技术部已经报修多次了……我、我马上再联系他们……”
步高峰认得这位赵教授,是历史学院一位研究古祖星科技史的知名学者,以治学严谨、脾气有些固执着称。
他心中一动,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机会。
帮助教授解决技术难题,挽回学术损失,这绝对符合“扶危济困”和“维护知识”的道德准则,积分奖励应该不会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推着车走过去,语气恭敬地问道:“赵教授,管理员同学,请问是遇到什么技术问题了吗?或许我可以看看?”
赵教授和管理员都看向他。
赵教授皱着眉,打量了一下步高峰:“你是?”
“物理学院新生,步高峰。
对计算机硬件和数据恢复略懂一些。
”步高峰谦逊地回答,同时气感悄然扫过那台老旧的终端。
在他的感知中,终端内部元器件的热量分布、电流流通的顺畅程度、甚至硬盘读写时细微的震动都清晰可辨。
他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并非是系统软件崩溃,而是主机内部一条内存条因老化金手指氧化,导致接触不良,同时硬盘某个扇区存在物理坏道,恰好卡住了读写进程。
这种问题,对于熟悉硬件的人来说并不复杂,但对于不精通此道的人,尤其是面对这种老古董机器,确实容易抓瞎。
管理员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同学,你真的能修吗?技术部的人一时半会儿过不来……”
赵教授也将信将疑地看着步高峰:“里面的资料很重要……”
“我尽力试试。
”步高峰没有打包票。
他向管理员借来了基本的螺丝刀和清洁工具,在征得同意后,熟练地关闭电源,打开终端主机箱。
他动作麻利,手指稳定,利用气流微操辅助,精准地吹掉灰尘,取下氧化的内存条,用橡皮轻轻擦拭金手指,清理插槽,然后重新安装牢固。
对于硬盘坏道,他则利用终端自带的低级格式化工具(需谨慎操作),结合气感对硬盘磁头运转的微妙调控,巧妙地绕开了那个物理坏道区域。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看得旁边的管理员目瞪口呆。
赵教授紧绷的脸色也渐渐缓和,眼中露出一丝惊讶。
十分钟后,步高峰重新组装好主机,接通电源。
老旧终端发出一阵熟悉的嗡鸣,屏幕亮起,系统顺利启动,之前卡住的界面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