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古籍隐现破局光(2/3)
,并非系统性的功法,而且其中谬误和臆测之处甚多,比如将某些能量效应归因于神灵或星辰之力。
他继续工作,又发现了几张关于“凝气成丹”的论述碎片。
一位自称“抱朴子”的学者在残卷中写道:“……气浮则散,气沉则滞。
唯以神驭之,意守中宫,如盘走珠,渐压渐实,方得真种……”这段描述,似乎正是在讲如何将游离的能量凝聚成稳定的核心!“意守中宫”、“如盘走珠”、“渐压渐实”,这些词汇给了他极大的启发!
他之前尝试强行压缩,可不就是“气沉则滞”?而“以神驭之”、“意守中宫”则强调精神意念的引导和核心的稳定,“如盘走珠”则描述了一种圆融、动态的压缩过程,而非生硬的挤压!
一个全新的思路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或许,他不应该将气核视为一个需要被外力压缩的固体,而应该将其看作一个动态的、由精神和能量共同维持的“场”或“旋涡”?用精神意念引导这个旋涡自身加速旋转,利用旋转产生的向心力,自然地从内部完成凝聚和压缩?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不已!虽然依旧模糊,但方向似乎找对了!
他强压下立刻回去尝试的冲动,继续专注地完成手头的录入工作。
他知道,这些古老的手稿虽然零碎,但其中蕴含的智慧火花,或许正是打破他目前困境的关键。
他需要更多这样的启发。
一下午的时间在专注的工作中飞快流逝。
步高峰完成了十余页手稿的扫描和初步录入,其中蕴含的关于能量本质、引导、凝聚的碎片化思想,让他收获颇丰。
赵教授中间来看过一次,对步高峰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展现出的古文功底(得益于原主的基础和步高峰自己的理解力)表示满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步高峰同学,做得不错。
”赵教授看着屏幕上清晰录入的文字和标注,点了点头,“这些资料尘封已久,很多观点现在看来荒诞不经,但或许其中也藏着被时代忽略的真相碎片。
你能静下心来处理这些,很好。
”他顿了顿,又道,“以后每周一、三下午,你若无事,都可以过来帮忙。
报酬按勤工助学标准计算。
”
“谢谢赵教授,我会按时过来的。
”步高峰连忙应下。
这正合他意。
离开档案楼,步高峰没有直接回宿舍,而是绕道去了校园里一处僻静的小树林。
夕阳透过稀疏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找了个隐蔽的角落,背靠一棵大树,迫不及待地开始尝试新的凝核思路。
他凝神内视,丹田气核缓缓旋转。
这一次,他没有用意念去强行挤压,而是将自己的精神意念沉入气核中心,仿佛自己也成了那旋转能量的一部分。
他引导着意念,如同给旋转的陀螺一个更精准的力,让气核的旋转开始加速!
起初,加速十分艰难,精神力消耗巨大。
但他谨记“意守中宫”、“如盘走珠”的要领,保持着核心的稳定和旋转的圆融。
渐渐地,随着旋转速度的提升,他清晰地感觉到,气核外围那些相对松散的能量,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向外“甩”出少许,而核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