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织网于暗(2/3)
:油脂、草木灰、食盐。
“此物名曰‘玉皂’。
”刘协给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取材简易,制作亦不复杂。
关键在此——”他指着草木灰和油脂反应的那一步,“此乃古籍所载‘皂化’之法,成物去污涤垢,效果远超澡豆、皂荚百倍。
可用于沐浴、洗衣,甚至清洁器皿。
”
董承将信将疑地接过绢帛,看着那简陋的示意图。
油脂、草木灰这些贱物,能做出比澡豆还好的东西?
刘协看出他的疑虑,淡淡道:“可先小规模试制。
成功之后,先于宫中试用,再推向市面。
记住,初期可添加些花瓣、香料,做成精品,专供富户,打响名头。
待工艺纯熟,再推出廉价版本,惠及百姓,薄利多销。
”
他这是典型的现代产品营销策略,高低端市场通吃。
董承虽不懂什么市场策略,但“宫中试用”、“专供富户”这几个字,让他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和政治意义——能进入皇宫和贵族府邸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身份象征。
“老臣……回去立刻着手试制!”董承的呼吸有些急促。
若此物真如陛下所言,那带来的利润,将远超丝绸!
送走董承,刘协又将注意力转向了“靖安司”。
相比于皇商,这才是他真正的眼睛和耳朵,是他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根本。
他秘密召见了那个被他命名为“影”的少年。
不过半月余,“影”的气质似乎有了微妙的变化,原本只是机灵的眼神,此刻多了几分沉静与锐利,行动间也更加悄无声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
”“影”跪伏在地,声音平稳。
“起来说话。
人手训练得如何?”刘协直接问道。
“回陛下,现有孤儿七人,皆已初步掌握陛下所授的盯梢、反盯梢、密语书写与识别之法。
其中两人,对数字和路径有过目不忘之能,已开始学习绘制地图与记忆城防换岗规律。
”“影”的回答条理清晰。
刘协心中稍慰。
这些孩子,都是白纸,可塑性极强,而且因身世凄惨,一旦给予恩情和归属感,忠诚度远高于常人。
“朕需要你们开始执行第一个正式任务。
”刘协沉声道,“目标,许都城内,所有六百石以上官员的府邸,摸清其大致布局,主要人员的出入规律,以及与司空府(曹操)的往来密切程度。
特别注意,是否有官员与董承国舅府上往来频繁。
”
他这是在借助靖安司,验证和完善自己通过宴会观察得出的“忠奸名单”,同时也在监控董承,以防其行事不密,牵连自身。
“谨遵陛下谕令!”“影”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们刻苦训练,终于到了实战之时。
“记住,”刘协语气凝重,“宁丢勿醒!任何时候,保全自身为第一要务。
信息可以慢慢收集,人若暴露,万事皆休。
你们是朕的暗刃,非到万不得已,不得出鞘。
”
“影”重重磕头:“属下明白!定为陛下握紧此刃,藏于九地之下!”
随着“影”的悄然离去,刘协感到一张无形的网,正以自己为中心,在许都的阴影里缓缓铺开。
经济上有即将面世的“玉皂”和稳步经营的丝绸,情报上有初具雏形的“靖安司”。
虽然力量依旧微乎其微,但总算不再是那个手无寸铁、两眼一抹黑的傀儡皇帝了。
然而,他深知,这一切都建立在曹操的“疏忽”或者说“轻视”之上。
一旦引起那位枭雄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