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衣带藏诏与君臣暗弈(3/3)
又密议片刻,交代了些细节,董承才将那卷浸满忠诚与鲜血的衣带诏重新藏好,怀着一种混合着沉重、希望与对年轻天子刮目相看的复杂心情,躬身退去。
殿内重归寂静,只余下窗外蝈蝈不知疲倦的鸣叫。
刘协独自站在殿中,看着董承离去的方向,脸上所有的表情都已收敛,只剩下深沉的疲惫与冰冷的算计。
利用忠臣的鲜血铺路,这种感觉并不好受,哪怕他来自道德观念不同的后世。
但他没有选择。
在这乱世,心软和纯粹的道德,只会让自己和追随者死得更快。
“衣带诏……终于来了。
”他低声自语,“董承这边,算是暂时稳住了。
下一步,就是关羽……”
他走到书案前,看着那幅舆图,手指最终落在了许都城内,曹操为关羽安排的府邸位置。
“忠义无双关云长……”刘协喃喃道,“该如何撬动你这块最硬的基石呢?”
他沉思着,目光渐渐变得幽深。
单纯的君臣大义,对已认刘备为主的关羽恐怕效力有限。
必须找到更高维度、更能冲击其价值观的切入点。
他想起了穿越前读过的《春秋》,想起了关羽好《左氏传》的记载。
或许,可以从这里入手?用经过现代思想诠释的“天下观”、“民本思想”,去碰撞他根深蒂固的“忠君”理念?
这需要机会,一个能长时间、深入交谈的机会。
曹操对关羽看管甚严,寻常召见,难有实效。
正思索间,“影”的身影如同鬼魅般悄然浮现。
“陛下。
”
“讲。
”
“两件事。
”影的声音依旧平稳,“一,郭嘉近日似对城内几家新开的书肆格外留意,尤其是售卖地理、杂学类书籍的铺子。
二,根据‘墨泉’从徐州传回的最新消息,吕布已秘密召集工匠,在府中后院开辟工坊,全力打造‘新式马具’,进展颇速。
张辽、高顺已亲眼见过样品,极为震撼。
吕布……似乎因此,对来自小沛刘备部的挑衅,忍耐度降低了些许。
”
刘协眼神一凝。
郭嘉果然没放弃,他在追查那些“超时代”知识的来源,试图从流通渠道找到蛛丝马迹。
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吕布那边的反应,则在意料之中。
技术的优势开始显现其影响力,哪怕只是初步的。
吕布与刘备矛盾的激化,虽然可能带来变数,但短期内,能让吕布更依赖自己这边的“指点”,未必是坏事。
“通知‘皇商’,涉及书籍、图纸交易的环节,全部转入地下,启用备用联络点。
对郭嘉的监视,不能放松半分。
”刘协迅速下令,“另外,给‘墨泉’回信,指导他如何利用吕布与刘备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强化吕布对‘陛下指引’的依赖,可适当提供一些关于刘备军动向的‘分析’,但要强调‘隐忍’,避免吕布过早与曹操发生直接冲突。
”
“是。
”
影领命,却并未立刻离去,稍作迟疑,又道:“陛下,还有一事……‘寒星一’(戏志才)府上,今日有客。
是……郭祭酒。
”
刘协的心猛地一沉。
郭嘉去见戏志才了?
在这个敏感的时刻?是例行探病,还是……他察觉到了什么?戏志才是否会在郭嘉的试探下露出破绽?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
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张巨大的、无形的网中,每一次轻微的动弹,都可能引来潜伏在暗处的猎手的注视。
“知道了。
”刘协的声音听不出波澜,“加大对戏志才府邸的监控,我要知道郭嘉走后,他的一切反应。
”
“是。
”
影再次融入阴影。
殿内,刘协缓缓坐回榻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窗外,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凄艳的橘红,如同泼洒开的血。
喜欢我,刘协,三造大汉请大家收藏:()我,刘协,三造大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