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奭听着李枕连番诘问,面色依旧沉静,眼神中却掠过一丝极为复杂的光芒。
他并未如常人被激怒后那般强词夺理,反而在李枕话音落下后,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片刻后,姬奭忽然对着李枕微微颔首,语气竟带上了几分叹服:“李邑尹之言,如雷贯耳,发人深省。
”
“是奭先前思虑不周,以致言行失当。
”
说罢,他转向主位的偃林,郑重地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俯身一礼:
“方才奭心系王命,言辞举止多有倨傲失礼之处,实非待诸侯之道。
”
“周室以‘礼’立国,奭身为周使,自当为天下表率。
”
“奭在此,为先前失礼之处,向六君及六国诸位赔罪。
”
这一举动,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李枕倒是没有对此感到意外。
姬奭作为周朝的开国元老,周朝的顶梁柱之一,没有理由不明白这个时期周礼的重要性。
否定了周礼,就是否定了周朝取代商朝的根基。
偃林笑着抬手虚扶:“召公快快请起,召公为天下事奔波,心有所急,情有可原。
”
殿内六国重臣,包括师氏偃疆、大贞柏衍等人,无不面露惊容,随即对李枕投去更加敬佩的目光。
仅凭一张嘴,就能让强势如周室重臣的召公奭当场承认失礼并躬身道歉。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得到的。
姬奭直起身后,目光恳切地看向偃林,语气不再是逼迫,而是如同一位老成谋国的长者在陈述利害:
“六君,李邑尹所言不错,周室欲为天下共主,必以‘信’与‘礼’立身。
”
“然,六君与诸位应当也明白,自我王克商于牧野,殷商神器已移,此乃天命,亦是人力难挡之现实。
”
“如今,周室已正位镐京,四方诸侯,无论情愿与否,使者皆已至周廷,奉表称臣者十有八九。
”
“周军之锋,天下共见,绝非一城一地所能抗衡。
”
“东方诸夷,非无血性,然审时度势者,皆知独木难支大厦之将倾。
”
“顽抗者,如飞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