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孔明义释王铁枪,鲜卑匈奴增强援(1/3)
就在司马懿的马车悄然驶向江东的同时,咸阳城下的对峙也进入了最后的阶段。
诸葛亮命人将生擒的王彦章、史建瑭、杨志、呼延灼、关胜等魏军将领悉数押至阵前。
这些昔日威名赫赫的战将,如今身披枷锁,出现在两军阵前,对魏军士气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尤其是葛从周,他为人义气,素来爱护部下,眼见得力臂助王彦章及新附的梁山诸将尽数被擒,更是气得目眦欲裂。
他再三向朱温请命,欲率军出击,夺回同袍。
“大都督!末将愿立军令状!必破敌阵,救回彦章与众将!”
朱温内心焦灼,举棋不定。
强攻,恐中诸葛亮诡计;不攻,军心士气必将彻底崩溃。
谋士敬翔见状,进言道:“主公,蜀军虚实难测,或可遣一军试探。
若其战力强盛,我便固守;若其外强中干,我便雷霆一击!”
朱温从其言,命葛从周率一部兵马出击试探。
果不其然,魏军刚一进攻,前沿的汉军便依循既定策略,稍作接触即有序后撤。
葛从周恐有埋伏,不敢深入,只得悻悻退兵。
然而,待魏军退却,汉军又如影随形般黏了上来,保持着压力。
如此“敌进我退,敌退我扰”的战术,一连数日,反复上演,让魏军疲于奔命,精神紧绷,却始终无法与汉军主力进行决定性会战。
朱温终于认清现实。
粮草日渐匮乏,军心士气低落,对手战术灵活难缠,僵持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传令!撤!今夜便开始,分批撤离,经北地,退往河西!务必迅速、隐秘!”他做出了痛苦却明智的决定。
魏军当夜便开始大规模悄然撤退,行动极为迅速。
在途经上郡时,甚至因补给问题与当地守将、素有雄心的赵匡胤部发生了一些小摩擦,更显其仓皇。
诸葛亮深知“归师勿遏”的道理,见魏军撤退意志坚决,且己方同样需要休整,巩固战果,便未下令大规模追击,只是象征性地进行了一番袭扰。
他旋即下令,各兵团以长安为核心,修复城防,构建坚固的雍州防御体系,同时广布斥候,肃清残敌。
光复长安的捷报,也由快马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飞送成都。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四方。
五丈原,刚刚偷跑至此的徐渭熊和徐龙象姐弟,听到路边百姓的议论,得知长安已克,徐龙象瞪大眼睛,扯着姐姐的衣袖:“二姐!丞相好厉害!哥哥是不是也在长安?”
徐渭熊眼中也闪过异彩,更加坚定了前往前线寻找徐凤年的决心。
成都,皇宫。
当捷报传至,后主刘禅手持帛书,先是难以置信,随即竟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放声痛哭:“相父!相父成功了!列祖列宗在上,长安……我大汉的长安啊!”
蒋琬、费祎等一众追随刘备、诸葛亮多年的老臣,无不泣下沾襟,感慨万千。
朝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