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一水横绝定汉中,狭路相逢勇者胜(1/3)
击退吴军后不到半个时辰,戚继光已着手开始部署夜间防务。
他命萧摩诃率本部人马严密巡视,谨防吴军夜袭。
同时,因原白帝城守将在日间战中被周鲂斩杀,他当众擢升辛弃疾为白帝城守军主将。
因辛弃疾日间力战周鲂、鼓舞士气的表现众所瞩目,此任命一出,原守军将士无不心悦诚服。
是夜,巴郡苏洵派遣的长子苏轼、次子苏辙,押运着第一批粮草,并带领数百青壮,乘船顺江而下,经由马岭小道,安然抵达白帝城。
戚继光闻讯大喜,军中有粮,心中不慌,更有生力军补充,守城底气更足。
他亲自接见苏轼兄弟,见苏轼谈吐不凡,豁达明理,听其言道“守土抗敌,人皆有责,此乃份内之事”,心中更是引为同道,相谈甚欢。
夜色渐深,戚继光携苏轼兄弟登上城头巡视。
忽闻守城士兵低声吟唱辛弃疾日间所作之词,声虽不高,却慷慨激昂。
苏轼闻之,浑身一震,如闻仙乐,竟不顾礼仪,一把抓住那士兵急切问道:“此词何人所作?真乃绝响!”
苏辙在一旁忙向戚继光解释道:“将军莫怪,家兄酷爱诗词,以至失态。
”
戚继光不以为意,反而笑道:“无妨,此乃真性情。
此词正是新任守将辛弃疾幼安所作,可惜他已歇下,明日定为苏先生引见。
”
苏轼闻言,对这位未曾谋面的辛将军已是神往不已。
与此同时,吴军大营中,一条险计正在进行。
老将徐盛亲点一千五百精兵,以吕文德、吕文焕、吕文信三兄弟为副,借夜色掩护,悄然离开大营,绕行白帝山道,意图潜行至白帝城侧后,发起奇袭。
徐盛不愧是是东吴虎臣,早在当年夷陵之战时,他便曾详细勘察过白帝城周边地形,甚至上表孙权建议夺取此城,只因吴蜀再度盟好而作罢。
还曾对魏使放言:“不能为吾主吞并许昌、洛阳,巴蜀,乃徐盛之耻!”
此行,他不仅带了吕氏兄弟,更带上了自己的儿子徐楷以及潘璋之子潘平,意在让这些将门之后借此战立功扬名,也认定蜀军东南防线空虚,正是建功良机。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翌日天光微亮,当徐盛一行千辛万苦穿过白帝山,刚进入后山道,便与疾驰而来的陈安、杨延昭所率白毦兵精锐狭路相逢!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白毦兵中有人一眼认出那面“徐”字大旗,嘶声喊道:“是徐盛!就是他杀了俺爹!”群情顿时激愤,几欲冲出。
陈安急勒战马,高举右手压下骚动,他目光如炬,扫过吴军,随即单骑出阵,左手紧七尺大刀,右手平端丈八长矛,背后“陈”字大旗在晨风中猎猎狂舞,威风凛凛。
徐盛见对方军容严整,旗帜鲜明,尤其是那独特的装备与冲天的杀气,心中一凛,已然猜到对方来历,沉声喝道:“对面可是陈叔至的白毦兵?来者何人,与陈到是何关系?”
陈安声若洪钟,响彻山谷:“大汉永安都督陈到之子,白毦兵统领陈安在此!吴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