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项庄舞剑?辛弃疾教你什么叫真正的剑术(3/3)
重器,工匠更是根基,岂能轻易予人?可用金银钱粮赎回诸位将军,战船绝不可予!”
然而辛弃疾与苏轼态度坚决,寸步不让。
这时,一向仁厚的太子孙登出列劝道:“父王,丁奉、徐盛诸将皆是我国名将,功勋卓着,若因吝啬船只而置其于不顾,恐寒了将士之心,于军心不利啊。
”
孙权权衡再三,想到被俘的爱将,终于长叹一声:“罢了!便依汉使所言,一将一船,换!”
虽答应了条件,孙权心中终究不快,当晚于宫中设宴,款待蜀汉使者。
宴席之上,东吴众臣态度各异。
诸葛瑾特意坐到苏轼身边,低声询问弟弟诸葛亮的近况,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而一些武将,如潘璋,因其子战死于永安,对蜀汉恨意难消,席间屡屡怒目而视。
酒过三巡,潘璋见孙权神色郁郁,又得梅长苏暗中授意,得到孙权默许,便突然起身,拔出腰间佩剑,借着酒意嚷道:“如此盛宴,岂能无舞乐助兴?末将不才,愿为陛下及诸位舞剑助兴!”
说罢,不由分说,便在席前舞动起来。
剑光霍霍,步步逼近蜀汉使者座席,俨然昔年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太子孙登看出不妙,正欲示意麾下周奉叔上前解围。
不料,那一直被视为文弱书生的辛弃疾,竟朗笑一声,长身而起:“潘将军好兴致!独舞岂如对舞?在下亦粗通剑术,愿陪将军共舞一曲!”
声未落,他已抽出随身佩剑——那剑形制古朴,寒光凛冽,显然并非装饰之物。
只见辛弃疾踏步入场,剑随身走,矫若游龙,瞬间便与潘璋战在一处。
他剑法精湛,挥洒自如,非但将潘璋的攻势一一化解,更显得游刃有余。
一时间,殿中只见剑光交错,身影翻飞。
更令人惊叹的是,辛弃疾一边与潘璋剑刃相击,一边竟气定神闲地朗声吟诵,词作豪迈酣畅,正是其名篇《西江月·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词句铿锵,与剑招相辅相成。
当最后一个“去”字脱口而出时,辛弃疾剑尖一抖!
“当啷”一声,潘璋佩剑应声落地!
满殿寂静,落针可闻。
辛弃疾收剑而立,面色如常,唯有额角微见细汗,他举杯向着面红耳赤的潘璋笑道:“潘将军,剑者,君子之器,当光明磊落。
惯于设伏暗算之辈,纵有利刃在手,一旦置于光天化日之下,难免便露了底色。
”
此言一出,孙权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
本想给对方一个下马威,结果自家大将竟在众目睽睽之下,败于一位蜀汉文官之手,简直是奇耻大辱!
潘璋羞愤交加,弯腰欲拾剑再争,忽听一声清喝:“够了!潘璋,还不住手!退下!”
出声者正是大都督陆逊。
他起身离席,手持酒杯,行至辛弃疾面前,神色平静,举杯道:“辛使者文武全才,剑术精妙,词章豪迈,令人佩服。
麾下将领无状,惊扰使者,逊代其赔罪,敬使者一杯。
”
喜欢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请大家收藏:()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