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意外之喜(2/3)
出了细密的汗珠。
失败了两块。
一次是中途精神力稍有分散,输出波动超过了阈值,符板直接报废(-3学分)。
另一次是收尾时衔接不够圆融,导致灵纹激发不足,成品被判为次品,只能获得0.5学分。
苏砚没有气馁,反而更加沉浸其中。
他发现,在这种极致的压力下,IAC那“顽固”的特性反而成了优势,只要他的意志足够坚定,给出的“指令”(逻辑模型)足够清晰,其输出的稳定性堪称变态。
苏砚开始尝试将拓扑模型中关于“兑”位(泽,锐利、变革)的意象融入灵力的注入过程,试图让其更契合“锐金”的特性。
效果缓慢显现。
从第五块开始,苏砚的成功率稳步提升。
完成的速度依旧不快,但那种精准操控的感觉,让他对自身灵力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枯燥的工作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
当吴桐过来检查时,苏砚面前已经堆放了二十七块完成品和三块废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吴桐随手拿起几块激活成功的符卡,用仪器检测了一下,微微颔首:
“误差控制在±1.2%以内。
不错。
尤其是后面这些,”他指了指最后完成的十块,“灵纹流畅度有提升,能量损耗降低了约百分之三。
你的学习能力和稳定性都很出色。
”
吴桐计算了一下:“成功27块,每块1.5学分,共40.5学分。
失败两块,扣除6学分。
次品一块,得0.5学分。
最终结算:35学分。
已经划到你账上。
”
【完成符箓工坊委托:锐金符最终激活】,获得35学分。
下午,苏砚没有继续。
高强度的精神专注需要恢复。
他离开工坊,在学院内漫步,让大脑放松,同时也梳理着上午的收获。
那种对灵力精微层面的掌控感,让他对“时空能量拓扑”的应用有了更多模糊的想法。
苏砚信步走到藏书馆附近,犹豫了一下,没有进去,而是转向了旁边的公共休息区。
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林晚正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开着几本厚重的典籍和一台轻薄的灵脑终端。
她眉头微蹙,手指快速在虚拟键盘上敲击着,似乎在演算着什么。
苏砚本想悄悄走开,林晚却似乎感应到什么,抬起头,目光清冷地看向他。
“有事?”林晚的语气一如既往,听不出情绪。
“路过。
”
苏砚实话实说,“看来林晚同学也很用功。
”
林晚合上一本名为《古代能量场畸变案例分析》的书,淡淡道:
“只是不想在某些不必要的场合浪费时间去解释基础概念。
”她的话似乎意有所指,可能是指新生大比,也可能是指秦昊那类人。
苏砚摸了摸鼻子,在林晚对面坐下:
“关于能量场…我最近有些想法,关于不同环境下的能量拓扑结构变化…”
苏砚尝试性地将自己的一些关于利用环境能量细微变化辅助术法的构思说了出来,用的自然是那套“伪科学”的论调,夹杂着拓扑学术语和物理概念。
林晚起初眼神中带着惯有的审视和不以为然,但随着苏砚的讲述,她那好看的眉毛渐渐挑了起来。
苏砚的想法天马行空,甚至有些荒谬,但其中隐含的某种独特的、跳出框架的思维角度,却让林晚敏锐地捕捉到了一点闪光。
“荒谬。
”
林晚评价道,但紧接着,她手指在终端上快速点了几下,调出一个复杂的能量分布模型,“但是,如果你假设的‘能量梯度扰动能产生局部聚焦效应’成立,那么在这个经典模型的三号节点注入一个特定频率的扰动波,确实有可能提升约百分之二点七的能量利用效率…虽然实际操作起来几乎不可能实现,对控制精度要求高到违反常规认知。
”
林晚像是在反驳,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地验证。
两人一个敢想,一个善算,竟然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