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营养与恢复,科学的改造(3/3)
伸出一根粗壮的手指:“标准我来定!从今天起,一个星期!只要你的五公里成绩,能跑进23分钟,我就破例,每天给你两个煮鸡蛋!要是跑不进,你小子就给我老老实实地过来削一个月的土豆皮!敢不敢?”
23分钟!
这个数字一出,周围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新兵五公里的及格线是23分30秒。
林枫昨天的成绩,是惨不忍睹的28分多,距离及格线都还有着天壤之别,更别说跑进23分钟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要提高五分多钟,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有人都觉得,林枫输定了。
李铁在不远处听着,眉头紧锁,他觉得林枫太冲动了。
然而,林枫却毫不犹豫,挺直了胸膛,大声回答:“好!一言为定!”
“有种!”张海哈哈大笑,对这个新兵的观感彻底改变,“行了,滚去吃饭吧!这一个星期,老子等着你来给我削土豆!”
“谢谢班长!”
林枫端起餐盘,在众人复杂的目光中,转身离开,找了一个角落的位置,安静地吃起了饭。
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了一半。
……
解决了营养补充的问题,剩下的,就是科学的恢复。
当天深夜,当营房里再次响起均匀的鼾声时,那个孤独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了营房楼后的那片空地上。
他依旧重复着那些基础的体能动作,俯卧撑、深蹲、平板支撑……将自己压榨到每一丝肌肉纤维都发出痛苦的哀嚎。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力竭之后,他没有立刻回去休息。
他靠在冰冷的墙壁上,大口地喘息着,等心跳稍微平复了一些后,便开始了另一套截然不同的训练——恢复性训练。
他先是进行了一组静态拉伸。
每一个动作都保持三十秒以上,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那因为过度使用而紧绷、僵硬的肌肉群,正在一点点地被拉开,舒展。
酸痛感,在这种持续的牵拉中,奇迹般地得到了一丝缓解。
这是最基础的恢复手段。
接下来,才是关键。
他坐了下来,将一条腿伸直,用双手的大拇指,开始在自己的大腿肌肉上,进行深度的按压。
他的手指,如同最精密的探头,在他的肌肉组织中,缓缓地移动,寻找着那些因为训练而产生的“激痛点”——也就是俗称的肌肉硬结。
这是前世的运动康复专家教给他的“扳机点疗法”。
通过对这些激痛点进行持续、深度的按压,可以有效地放松紧张的筋膜,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乳酸等代谢废物的排出,从而极大地提高肌肉的恢复速度。
“嘶……”
当他按压到股四头肌外侧的一个硬结时,一股剧烈的、酸爽无比的痛感,瞬间如同电流般传遍全身,让他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但他没有松手,反而加大了力道,用一种近乎自虐的方式,持续按压着那个点。
他的额头上,汗珠滚滚而下。
三十秒后,他缓缓松开手指。
那股剧痛如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舒畅和轻松。
他能感觉到,原本如同铁板一块的大腿肌肉,似乎变得柔软了一些。
有效!
林枫心中一喜,继续用这种方法,处理着自己小腿、臀部、背部、乃至手臂上的每一个激痛点。
整个过程,痛苦而漫长。
他就这样,在深夜的孤灯下,像一个最严谨的工匠,一点一点地,修复、打磨着自己这具残破的身体。
时间,就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极限消耗与科学恢复中,悄然流逝。
林枫的生活,变得规律到了极致。
白天,他跟着大部队进行常规训练,依旧是那个挣扎在及格线上的后进兵。
中午,他在食堂里,用最快的速度吃完饭,然后去炊事班,换取那来之不易的两个煮鸡蛋。
他总是将蛋黄分给身边看起来同样体虚的战友,自己只吃蛋白,因为他知道,蛋白才是纯粹的蛋白质。
晚上,他进行一小时的极限体能加练,再用半小时进行深度的拉伸与自我按摩。
他的改变,是悄无声息的,是润物细无声的。
起初,并没有人注意到。
直到一个星期后,那场决定他是否要去削土豆的五公里考核,如期而至。
当林枫站在起跑线上时,没有人看好他。
就连李铁,也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尽力而为,别受伤就好。
然而,当发令枪响后,奇迹,发生了。
林枫不再是那个跑一公里就脸色发白、两公里就开始掉队的身影。
他的步伐,虽然依旧沉重,但却充满了某种独特的节奏感。
他的呼吸,虽然依旧急促,但却不再紊乱。
他紧紧地跟在队伍的中后段,像一块顽固的礁石,任凭疲劳的浪潮如何拍打,他始终没有被冲垮。
最后一公里,当许多人都开始掉速时,他甚至还有余力,完成了一次……超越!
当他冲过终点线,按下计时器的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包括班长李铁和特意前来观望的炊事班长张海,全都石化了。
计时器上,鲜红的数字,清晰地显示着——
22分58秒!
喜欢刚重生成首富阔少,就被送去当兵请大家收藏:()刚重生成首富阔少,就被送去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