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战术理论课,惊人之言(3/3)
一次跃进,都是一次与死神的赌博。
即便我们的火力组压制得再好,也不可能完全堵死敌人的射击孔。
只要敌人抓住一次机会,一次零点五秒的射击窗口,就足以对我们的突击组,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
他的话,让原本觉得这个战术天衣无缝的新兵们,后背都冒出了一丝冷汗。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血肉横飞的场景。
陈山的脸色,也变得有些凝重。
林枫说的,确实是这个战术在实战中最大的风险点,但教材上通常会用“需要火力组与突击组的默契配合”一笔带过。
他没想到,一个新兵,竟能如此一针见血地指出来。
“这只是理论上的风险。
只要我们训练有素,就能将风险降到最低。
”陈山强自辩解道。
“不。
”林枫摇了摇头,直接否定了他的说法,“这不是风险,这是必然。
因为这个战术,完全忽略了战场上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心理。
”
“心理?”
“是的。
碉堡里的敌人,不是靶子。
他会恐惧,会紧张,但他更清楚,只要守住这里,他就能活下去。
而我们的士兵,每一次跃进,都是在主动冲向死亡。
在同等的心理压力下,防守方的优势是巨大的。
我们等于是在用士兵的命,去填补战术本身的缺陷。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枫的声音,冰冷而残酷,像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将教科书上那温情脉脉的理论外衣,层层剥开,露出了里面血淋淋的现实。
整个教室,鸦雀无声。
陈山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理论知识,在这个新兵面前,竟然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那……那你认为,应该怎么打?”一个坐在前排的新兵,忍不住小声地问了一句。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林枫身上。
林枫的目光依旧停留在黑板上,他仿佛已经沉浸在了自己的战术世界里。
“如果是我,我会把班里的机枪手和两名步枪手,派到侧翼三百米外的位置,建立一个‘伪火力阵地’。
”
“伪火力阵地?”
“是的。
让他们进行不间断但毫无规律的骚扰性射击。
目的不是压制,而是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和主要火力。
让他们相信,我们的主攻方向,在侧面。
”
“与此同时,我会让班里投弹技术最好的两个人,携带烟雾弹和爆破物,利用地形,匍匐前进至碉堡的视觉死角。
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慢,需要极大的耐心,但因为敌人的注意力被侧翼吸引,所以成功率很高。
”
“当他们就位后,我会让正面的突击组,也就是剩下的人,突然发起一次佯攻。
这次佯攻,不需要冲锋,只需要暴露位置,进行一次齐射,然后立刻隐蔽。
这次佯攻的目的,是进一步将敌人的注意力,从侧翼拉回到正面。
”
“就在敌人机枪转向正面,准备扫射的那一瞬间,侧翼的伪火力阵地,突然转为全力压制!同时,潜伏到位的两名爆破手,立刻投掷烟雾弹,封锁敌人的射击孔,然后,利用烟雾的掩护,将爆破物送到碉堡的通风口或者结构薄弱处。
”
“轰!”
林枫说到这里,做了一个爆炸的手势。
“战斗,结束。
”
他说完,整个教室,依旧是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被他描绘的这套战术给惊呆了。
佯攻、骚扰、声东击西、心理诱导、视觉死角……这些听起来就无比高端的词汇,从一个新兵的嘴里,被如此流畅而严谨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套复杂、致命、却又无比高效的作战方案。
这套方案,与陈山排长讲解的教科书战术相比,简直就像是大学生的高等数学,在对比小学生的一加一。
陈山呆呆地站在讲台上,张着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林枫的这套战术,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他甚至可以肯定,这套战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任何一本公开发行的步兵教材上!因为这其中蕴含的对战场细节的把握,对人心的算计,根本不是理论知识能够概括的!
过了许久,他才找回自己的声音,用一种干涩而颤抖的语气问道:“你……这些……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怀疑。
“你是不是……偷看了部队内部的高级步兵战术手册?”
这是他唯一能想到的,合理的解释。
喜欢刚重生成首富阔少,就被送去当兵请大家收藏:()刚重生成首富阔少,就被送去当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