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泡面汤酸菜鱼:直播间的翻车与爆笑神操作(3/3)
个‘最硬核外卖’好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小张挠头憨笑,露出一口大白牙:“上次送鱼香肉丝,放头盔里保温,客户问我是不是送错了‘荒野求生大礼包’!我还得解释半天!”他说话时,身后传来电动车喇叭的鸣笛声,在夜色里格外刺耳。
弹幕笑疯:
“跨界鬼才!建议改行当创意料理大师!顺便出个《头盔料理大全》!”
“这操作,是能上《走近科学》的程度!”
“建议给头盔申请个‘最佳厨具’奖!”
琥珀色汤汁咕嘟冒泡,酸菜鱼终于出锅。
李伟夹起鱼肉正要夸,突然变脸,眼睛瞪得溜圆:“完了!陈醋忘放了!”他盯着锅里的鱼,嘴巴张成“O”型。
满屏“邪修翻车”弹幕中,“带娃煮糊锅”打赏虚拟醋:“食神快吸!我家娃刚舔屏幕,说酸得够劲儿!”还跟着个宝宝吐舌头的表情包。
李伟配合地猛吸鼻子,故意夸张地眯起眼睛:“嗯!这云醋比老陈醋还上头,就是有点费屏幕!建议厂家出个‘弹幕牌云调料’,想吃啥味儿弹幕刷起来!”
突然,陌生ID“传统厨艺传承人赵师傅”留言:“用泡面汤煮鱼?简直糟蹋食材!酸菜鱼讲究老坛发酵,你这根本不入流!”文字冷冰冰的,透着股居高临下的意味。
弹幕安静两秒,“菜市场砍价没输过”率先开炮:“站着说话不腰疼!老百姓做饭,图的就是便宜省事!你那老坛酸汤,又贵又费时间,我们学得起吗?难道天天在家守着坛酸菜过日子?”后面还跟着好几个愤怒的表情。
“宿舍偷吃第一人”跟着起哄:“迷你微波炉做的比食堂香多了!不爱看别来!我们就喜欢这种接地气的做法!”
“带娃煮糊锅”也发来消息:“对!单手带娃还能做饭,我就需要这种简单的菜谱!”
李伟看着弹幕,语气认真起来,眼神坚定地望着镜头:“赵师傅,传统做法确实讲究,我打心底佩服。
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慢慢发酵,有人在出租屋用旧微波炉做饭,有人在宿舍偷偷煮宵夜,还有宝妈一边哄娃一边下厨……我只想让普通人用手头的东西,也能吃上热乎饭——这不算亵渎,是过日子的烟火气。
”他说话时,窗外的风轻轻吹动窗帘,月光透过缝隙洒在灶台,给泛着油光的鱼汤镀上一层银边。
话音刚落,弹幕刷屏支持:
“说得对!这才是生活!”
“接地气的美食才是真美食!”
“支持!平凡日子里的小确幸!”
这时,“平价调料铺”发来私信:“李老师,您的理念我们特别认同,想寄些平价调料试用……”
“提前说好,好用才推荐,不好用绝对不吹!”李伟对着镜头承诺,眼神透着股执拗,“咱邪修做菜,主打一个实在!要是不好用,我当场给大家表演生吞调料包!”
深夜11点,直播结束。
李伟叠起浸满鱼汤的报纸,准备当菜篮隔垫,潮湿的报纸沉甸甸的,还散发着淡淡的鱼香:“老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报纸还能再战!”摩挲着布袋上歪歪扭扭的大肠刺绣,指尖触到凸起的针脚,他突然觉得,这些带着生活温度的小物件,远比昂贵礼物珍贵。
手机震动,“菜市场砍价没输过”发来私信:“明天教微波炉烤鸡呗!和老婆子打赌了,输了要洗一个月碗!”后面跟着个流泪的表情。
“包在我身上!明天继续砍价,争取把鸡压到20块!”李伟望向窗外,月光洒在沾着面粉的老微波炉上,斑驳的光影在墙面晃动。
失业后的日子,原来藏着这么多细碎的温暖——陌生人的善意、弹幕里的笑声,还有用旧家电煮出的热腾腾饭菜,这些才是生活最珍贵的礼物。
第二天清晨,菜市场飘着鱼腥味,早起的摊主们已经开始忙碌。
王大叔老远就喊,声音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你昨儿教的酸菜鱼,我家老婆子做的比我强多了!今天特意多进了草鱼!”“菜市场砍价没输过”阿姨递来塑料袋,袋子上还沾着水珠,里面的萝卜干泛着诱人的金黄色:“自家腌的萝卜干,烤鸡时放进去,绝配!”
李伟打开直播,输入新标题:“微波炉烤鸡教学!带大家云砍价,解锁‘萝卜干烤鸡’隐藏吃法!”私信瞬间涌来:
“食神!能用鞋盒当烤箱吗?在线等,挺急的!”
“单手烤鸡教程!我家娃要和鸡‘贴贴’!已经准备好围兜了!”
“建议出个‘万物皆可烤’系列!我家电饭煲都跃跃欲试了!”
看着满屏留言,李伟嘴角上扬。
所谓“邪修做菜”的快乐,不过是普通人在柴米油盐里,认真生活的模样。
喜欢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请大家收藏:()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