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剩饭红薯泥披萨:铁丝烤架与摸鱼惊魂(1/3)
晨光如融化的黄油般渗进出租屋,在墙皮剥落的窗台上洇开。
李伟蜷缩在厨房瓷砖上,半干的抹布被他攥得发皱,像只垂死挣扎的灰蝶。
他擦拭微波炉的动作堪比修复文物:裹着抹布的指腹沿着门把手画着细密的螺旋,三遍擦拭后,金属表面终于泛起冷冽的光,映出他眼下的青黑与专注的神情。
对付侧面残留的外卖胶痕时,他用指甲轻叩试探,将“张记麻辣烫”褪色的字迹如同揭下陈旧的符咒般层层剥离。
最后,他小心翼翼地推开炉门,用牙签挑着抹布探进缝隙,连内壁烤焦的馒头黑印都不放过,动作轻柔得仿佛在安抚一位久病的老友。
“这可是咱‘邪修厨房’的定海神针。
”他对着锃亮的微波炉门低语,话音未落,金属反光里突然掠过一道黑影。
老周扛着工具箱撞开虚掩的门,帆布围裙上的机油渍宛如夜空中的星群,手里那根歪歪扭扭的铁丝,活脱脱像是从废旧工厂里捡来的现代艺术装置。
“都擦三遍了?比我调试精密机床还仔细。
”老周随手将铁丝甩在案板上,金属撞击声惊得面粉袋微微颤抖,“昨儿熬到后半夜,琢磨出这铁丝架能当微波炉烤架,可比你上次用的硬纸板安全多了。
”说着,老虎钳“咔嚓”咬断铁丝,他徒手掰直金属条的动作行云流水,让人依稀看见当年在车间抢修传送带时的矫健身影。
李伟直起发酸的腰,顺手拿起桌角那本边角磨损的蓝色记账本。
卷边的封皮下,最新一页用铅笔工整地写着:“4月10日:剩饭1碗(0元,冰箱余粮)、红薯泥半碗(2元,上次采购)、剩香肠1根(3元,王大叔馈赠)”,末尾画着圆圆的对勾,旁边还添了个咧嘴大笑的简笔画,仿佛在为即将诞生的美食欢呼。
“成本5块,能做俩披萨,比外卖实惠一半!”他将账本递到老周眼前。
老周的老花镜滑到鼻尖,眯着眼笑道:“比我家那口子记账还细致!上次买烟多花两块,她能念叨我整整三天!”两人正说着,李伟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裂痕间露出去年工厂年会的全家福,来电显示“爸”。
喂,爸。
李伟接电话时,老周默契地转身,专注摆弄起铁丝架。
听筒里传来混杂着鸡鸣的乡音,带着熟悉的泥土气息:儿子,给你捎了袋刚挖的红薯,还裹着泥呢!还有你妈腌的萝卜干,你小时候总抢着吃。
您怎么突然来了?话音未落,楼道里就响起三轮车吱呀吱呀的声响。
李伟匆忙挂断电话冲出去,只见李建国蹲在墙角,裤腿沾着新鲜的泥土,手里还握着啃了一半的玉米棒,脚边蛇皮袋鼓得高高的。
想你了呗。
李建国撑着膝盖缓缓起身,布满老茧的手掌重重拍了拍儿子肩膀,粗糙的触感让卫衣都泛起毛球,听说你现在靠做饭挣钱?我和你妈总担心你饿着——你这小子,以前煮泡面都能煮糊,现在倒成食神了?
把父亲迎进屋里,李建国好奇地凑近微波炉,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外壳:这老古董比咱家那台黑白电视年头还长,真能做出好吃的?老周立刻接过话茬:大叔您可别小瞧!上次用它做的大肠,香得能把人魂儿都勾走!李建国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那今天可得尝尝我儿子的手艺!
直播准时开启,当在线人数突破3000大关的刹那,弹幕如煮沸的水般疯狂滚动。
就在这时,一个名为**“办公室摸鱼小陈”**的连麦申请突兀弹出。
镜头里,小陈像只受惊的仓鼠般蜷在狭小的办公桌下,膝盖上稳稳架着个锃亮的不锈钢饭盒,里头成型的剩饭饼底被压得严严实实,泛着诱人的光泽。
饭盒旁,几包拆开的辣条包装袋随意散落,红色的包装纸在昏暗的桌底格外显眼。
“食神救命!”小陈声音里带着几分慌乱与期待,“我拿文件夹当烤架,老板刚进会议室,下一步该咋办?”他警惕地瞥了眼办公室门口,突然压低声音,像是分享什么天大的秘密,“要是被发现,我就说在热午饭!”
李伟强忍住上扬的嘴角,一本正经地指导道:“先抹红薯泥,别太厚,不然加热不透!把辣条撕成小段撒上去,这味道,比进口芝士还香!”小陈得令后立刻手忙脚乱地操作起来,不一会儿,饭盒边缘就沾满了星星点点的红薯泥。
这滑稽又惊险的一幕,瞬间点燃了弹幕,“摸鱼界天花板”“建议给文件夹烤架申请专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