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3/3)
项羽火烧阿房,屠戮百姓,不如终生蛰伏!
刘邦虽算明君,终究是乱世产物。
若能免去战火,岂非更好?
“既如此,先生可否请仙师来咸阳一晤?”嬴政追问。
糟!这哪行!
他自己都不知如何来此,全是杜撰,去哪儿寻个仙人?
莫非牛皮吹破了?
望着嬴政灼灼目光,柴髙心底却浮起一丝诡异的坦然。
“陛下,家师临行前曾言,此间事已了。
因旧日纵横之术不合时宜,特授我新法辅佐陛下。
如今仙踪渺茫,约莫是……归返来处了。
”
这番话分明在说:仙人已羽化登天!
更暗指昔日纵横家——鬼谷门下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助惠文王称霸——皆成过往云烟。
“先生之意,莫非是鬼谷先生同门?”有人发问。
柴髙暗咬牙关:牛皮既出,不妨再添把火。
“非也,按辈分……鬼谷子当称我一声师弟。
”
满朝哗然。
众人恨不能劈开他头颅,看看何等厚颜之人敢出此狂言。
鬼谷子已如渊似海,此人竟敢以师兄弟相称?
那张仪、苏秦之流,岂非都成了他师侄?
无人愿信,更无人敢信。
嬴政对此深信不疑。
一来柴髙出现得正是时候,二来他进献的仙药短短数日便显出奇效。
况且鬼谷子那般通天彻地之才,若说是仙人所授也并非没有可能。
嬴政惋惜道:仙缘难觅,不过既然留先生在此,想必自有天意。
太史令曾言吉星临世,朕苦候多时,终得先生。
陛下过誉了。
柴髙表面恭敬,心中早已盘算开来。
这几**暗中打探,先前确有吉星降世的传闻,自己竟阴差阳错应了这天象。
如此玄妙之事,莫非真是天命所归?
见嬴政这般态度,群臣自然不敢多言。
嬴政一把攥住柴髙手腕向前行去,热切道:先生既得仙师真传,朕愿闻治国良策。
被握住手腕的柴髙心头一紧。
好家伙,这拉手的习惯还是祖传的?
细数起来,除了昭襄王冤杀武安君,历代秦王对功臣都算厚待。
至于新君继位后的清算,那便是另一回事了。
落座后面对嬴政的询问,柴髙早有准备。
学生时代那篇关于秦制的论文此刻派上用场。
如今四海归一,始皇推行的制度皆具远见,只是太过超前。
本需数代完成的变革,偏要毕其功于一役。
但......
这位**既能容忍尉缭的直言,却将扶苏远放边疆。
劝他停下改革无异于自寻死路。
需得迂回进言。
沉吟片刻,柴髙缓声道:师兄所学适用于列国纷争之时,合纵连横只为培育霸主一统山河。
而今陛下已完成此业,草民所学恰是治国安邦之道。
愿闻其详。
嬴政追问,如今六国遗民犹存异心,朕力行**、书同文、焚杂籍,方得暂稳。
书同文乃万世之功。
然百姓需时日适应,陛下正值盛年,不妨徐图渐进。
秦朝就是步子跨得太大结果栽了跟头,再加上胡亥那个败家子还嫌死得不够快,硬要往自己身上捅刀子,不亡才怪。
嬴政若有所思:先生接着说。
柴髙拱手道:陛下不如推行仁政,暂停那些劳民伤财的大工程,让老百姓喘口气。
嬴政闻言陷入沉思,眼睛微微眯起。
站在殿下的李斯暗自嗤笑。
这柴髙怕是不知道大公子当初怎么被贬去边关的,这番话跟大公子当初说的简直如出一辙。
喜欢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请大家收藏:()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