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3)
主公,大事不好!
郭嘉神色凝重,疾步而入。
曹操眼神微凝:莫非吾儿子耀只是灵光乍现,竟抵挡不住董承夺权?
郭嘉急道:董承甫入司空府,便被二公子拿下严刑拷问,险些丧命!
竟有此事?!曹操不顾伤体,猛然挺身而起。
公子为何对董承用刑?
曹操满脸困惑。
郭嘉呈上密报:二公子认定董承受天子密诏,意图加害司空,颠覆曹氏。
曹操急展帛书细览,随即追问:间军司可曾探得天子密诏内容?
宫中暗桩未曾呈报。
郭嘉摇头。
曹操面露失望。
董承贵为国戚,即便处置也该名正言顺。
岂料逆子竟效董卓所为,妄加莫须有之罪,滥用私刑!
竖子鲁莽!曹操掷书于地,怒不可遏。
郭嘉轻叹:震慑天子本是常理,只是二公子手段未免过激。
终究不及司空老练。
此子终究难成大器!曹操叹息着欲起身下榻。
郭嘉快步上前搀扶。
曹操叹道:“若再不出面主持局面,任由那不肖之子胡闹,我曹操的名声怕是要同董卓一般遗臭万年了。
”
郭嘉会意,低声一叹,扶着曹操站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恰在此时。
一名密探头目匆匆进来,凑近郭嘉耳语几句。
“衣带诏?!”
郭嘉失声惊道。
曹操见他变色,当即追问:“什么衣带诏?”
郭嘉立刻拱手禀报:“司空府刚得密报,董承已招供,其腰带内藏有天子密诏。
”
“诏书中,天子暗令董承联络反曹大臣,伺机谋害司空,诛灭曹氏满门!”
曹操身形一晃,刚站起的身子又跌坐回去。
他错怪了儿子。
那小皇帝竟真给了董承密诏,欲置他于死地。
曹烁并非诬陷董承!
“连你的间军司都未察觉,那逆……那孩子如何得知天子密诏之事?”
曹操满面惊疑转向郭嘉。
郭嘉惭愧道:“间军司监视天子有疏漏,是臣失职,请司空——”
“非是怪你失职!”
曹操打断他的请罪,再问:“我是问你,烁儿这孩子,如何能知晓这等机密?”
“这……”
郭嘉脸上的愧疚转为茫然,摇头道:
“子耀公子心思难测,行事出人意表,臣亦参不透其中奥妙。
”
曹操轻捻胡须,眼中渐起深意。
间军司都探不出的消息,这孩子却能知晓。
要么是他暗地里建了比间军司更厉害的情报网,
要么便是他能未卜先知,凭空推演出天子与董承的秘密。
无论哪种可能,都印证了一事——
改动后的文本如下:
这个少年,非同寻常!
董承认罪后,他如何处置的?
曹操收回思绪,继续追问。
二公子已下令全城搜捕董承党羽,一个不留。
此刻他正率兵进宫,面见圣上。
曹操颔首,咬牙切齿道:这些背信弃义之徒,就该全部下狱!烁儿做得对!
当年刘协携董承等大臣东归,一路风餐露宿,形同乞丐,遭各路诸侯冷眼相待,常常食不果腹。
若非曹操接驾,天子与群臣恐怕早已饿死荒野,哪来今日的荣华富贵。
如今过惯了好日子,反倒恩将仇报,勾结谋害于他,当真可恨至极。
若不严惩,难泄心头之愤!
司空,董承等人确实该杀。
只是属下担心二公子年轻气盛,若伤了天子性命,恐难收场。
郭嘉低声进谏。
曹操神色一肃。
教训小皇帝可以,但绝不能伤其性命。
若弑君,他便不再是挟天子令诸侯的权臣,而会成为天下共诛的乱臣贼子。
曹丕主事,自然不敢动天子。
但曹烁心思难测,任何事都可能做得出来。
你即刻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