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使命(1/3)
周一上班后,赵部长将江山叫进办公室。
“江山,你准备去中央党校参加为期6个月的培训。
这次培训针对35岁以下的厅级年轻干部,大多是领导身边的秘书或共青团系统的优秀干部。
”赵部长看着他,语气郑重,“你在我身边工作了8个月,表现很出色,所以我推荐了你。
现在你的正厅级任命,中组部办公厅已经下发了。
”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窗外:“国家改革进入深水区,阻力不小,区域发展也不平衡,东部沿海与西部贫困地区差距明显。
你们这批学员毕业后,要奔赴30个贫困山区、老区的地级市,把那里变成改革试验田,探索如何让贫困地区快速迈入小康,创出改革新样本。
”
“培训班叫‘经济政治战略培训班’,‘经济政治’好理解,‘战略’二字是核心——要站在国家战略层面思考、工作,带着历史使命感。
”赵部长看向江山,“还记得我第一次见你时说的话吗?”
“记得,”江山挺直腰板,“江山是红色的,江山是人民的。
”
“好。
”赵部长点头,“去吧,好好学习,争取毕业后闯出一片新天地,为改革开放提供有益经验。
”
三天后,江山前往中央党校正厅级干部培训班报到。
办公厅郝主任早已通知他,已被提拔为正厅级秘书。
在报到处递交报到函后,他走进教室,30名学员按arrival顺序入座,其中28名男性,2名女性。
中央党校王副校长主持欢迎仪式:“你们肩负着改革开放深水区的试验田任务,担子很重。
6个月里主要学习经济政治、国家战略方针,毕业后要奔赴艰苦地区任职。
”仪式结束后,学员们拿到了分组和住宿表,江山与某位重要领导的秘书赵小军分在同一宿舍。
赵小军是南方人,6年,跟着领导一路成长,沉稳干练。
紧张的学习随即展开,30人心中装着使命,个个刻苦,每天在学校、宿舍、图书馆三点一线奔波。
江山每周只给秦月、江小帆发一条群消息:“一切都好,学习紧张,勿念。
”
四个月后,江山收到秦月的微信:“周六我去接你,爷爷过生日,已帮你请假。
爷爷想见你。
”
江山回复:“大约几点?我得回去换衣服、理发。
”
“周六下午2点,我在中央党校门口等你。
”
周六下午2点,江山来到党校门口,秦月的军牌车已等候在那里。
上车后,他发现江小帆也在,四个月不见,她身上多了几分教师的温婉、学者的沉静。
“小妹,我用回避吗?”秦月又开始打趣,江小帆红着脸低头不语。
四个月来,两人虽未见面,却早已在亲密接触中尝过男女间的心动,拥抱、亲吻、轻抚都让彼此心生向往。
车子开到江小帆的小区,江山说:“你们先坐,我沐浴更衣。
”半小时后,他收拾妥当走出浴室,秦月和江小帆同时眼前一亮——一身得体的衣服衬得他愈发挺拔。
“标准帅哥啊。
”秦月笑着调侃,“小妹再不努力,我可真要下手了,让江山成你姐夫。
”
“姐,别说了。
”江小帆的脸更红了。
三人下楼,去了秦月常去的高档理发店。
“用我的卡,这儿的特级技师手艺好。
”半小时后,江山理完发,换上西服,愈发精神。
“没开玩笑,”秦月忽然认真地看着他,“相处越久,越觉得你值得人爱——长相、人品、气质、学识,正直勇敢,善良有担当,除了家庭背景,你几乎完美。
”
秦家住在北京市核心地段,是座四进院落。
来给秦老祝寿的人不少,其中穿军装的将军居多,都在前院等候。
秦老已95岁高龄,不是谁都能进后院见他。
三人走进院子,秦月一边和来宾打招呼,一边带江山、江小帆来到后院门口。
江小帆对门口的军人说:“江山和我来了,麻烦通报一声。
”军人点头进去,几分钟后,几位佩戴两颗或三颗金星的军人走出,门口的军人说:“小公主,你们可以进去了。
”
后院北房里,秦老坐在太师椅上,白发向后梳着,眼神锐利如虎,虽身躯微驼,却透着老将黄忠般的矍铄,身上穿的还是部队的绿衬衣、绿军裤和布鞋。
“谁是江山?”秦老的声音苍劲有力。
“小丫头,你是小帆吧?”
三人点头应是,并排站好:“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秦月和江小帆走上前,蹲在秦老身边,轻轻抚摸着他的手,秦老也抬手轻抚两人的头,满眼慈爱。
江山往前两步,秦老打量着他:“嗯,好个年轻人,怪不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