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师父往事(1/3)
油灯的光晕在岩壁上摇晃,将王破军的影子拉得老长。
他手里摩挲着那根北斗七星铜簪,指腹反复划过簪头的刻痕,像在抚摸一件稀世珍宝。
洞外的风卷着雪粒,拍打在藤蔓遮掩的洞口,发出“呜呜”的声响,像谁在低声哭泣。
王卫国和孙大牛并排坐在干草上,手里捧着刚烤热的红薯,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两人的眉眼。
自从上次在树林里遭遇日军“扫荡队”,孙大牛就像块牛皮糖似的黏着王破军,总缠着要听他年轻时的故事。
王破军今天难得没推脱,只是让他们多烧了些柴火,说要讲个“能让人记一辈子的故事”。
“狼牙山棋盘坨,知道不?”王破军突然开口,声音比平时沉了些。
他把铜簪放在膝头,指尖在簪身的星位上点了点,“那地方,三面是悬崖,只有一条石阶路能上去。
俺们玄真派的道观,就建在山顶的平地上,从明朝万历年间就有了。
”
王卫国点点头。
他听赵老栓说过狼牙山,说那山上的石头都带着股硬气,当年义和团在那儿打过仗,用大刀片子砍过洋人的火枪队。
赵老栓还说,山上的道士都会飞檐走壁,能在悬崖上采药,比猴子还灵。
“师父叫玄真子,是个干瘦的老头,留着山羊胡,平时总爱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道袍。
”王破军的嘴角微微上扬,像是想起了什么趣事,“他老人家看着不起眼,可本事大得很。
能凭着风向算阴晴,能隔着三里地听出是野兔还是山鸡,最厉害的是那手‘七星步’,在悬崖边采药,脚底板像抹了胶水,从来没失过手。
”
孙大牛嘴里的红薯差点掉下来:“真能飞檐走壁?比戏文里的大侠还厉害?”
“哪能真飞。
”王破军笑了笑,眼角的疤痕在灯光下显得柔和了些,“是脚下有章法。
就像咱现在练的‘七星步’,原是师父为了在悬崖上落脚创的,每一步都踩在石头的‘气眼’上,借着力就能稳住身形。
后来改成战场用的,才加了卸力、转身的法子。
”他拿起一根柴火,在地上画了个简易的山势图,“道观后面有个‘一线天’,两块巨石夹着条缝,最窄的地方只能容一个人侧身过,师父能背着药篓在里面走来回,眼睛都不用看。
”
王卫国听得入了迷。
他想象着那个干瘦的老道,穿着道袍在悬崖上如履平地的样子,突然觉得那些只存在于传说里的江湖侠客,好像变得真实了。
“道观里有啥?有神仙像不?”孙大牛追问,眼睛瞪得溜圆。
“有三尊泥塑的老君像,还有一屋子的书。
”王破军的声音低了下去,“最珍贵的是师父那本《玄真子兵要》,是明朝传下来的孤本,里面记着抗倭的阵法、地道图谱,还有怎么用草药治刀伤、箭伤。
师父说,那是玄真派的根,比命金贵。
”
他顿了顿,往火堆里添了根柴,火星“噼啪”溅起,映得他脸上明暗不定。
“昭和十七年——就是民国三十一年春天,鬼子来了。
”
这句话像块冰投入滚水,山洞里的温度仿佛瞬间降了下来。
王卫国和孙大牛都屏住了呼吸,手里的红薯渐渐凉了下去。
“那天早上,俺正在晒草药,就看见山下的烟柱冲天而起。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