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夜半惊魂(3/3)
衙门已经派人报信,老主母那边可好?”
“孩子在老主母那边,都没事,园子太大,贼人又在暗处,你们别乱跑,快去找些柴火,就在路上点着!我得去那边看着。
”
李婶对小杨这些三脚猫不放心,贼人太阴险。
青钿猛一激灵,“老主母不能出事,你快去!”
“进屋去吧,别待在外面。
”李婶提醒青钿一句,再顾不上她,拎枪往荷塘那边疾奔。
一群人乱哄哄去找引火之物,青钿提着灯笼,紧张的张望四周。
她知道李婶的心意,可是她不能、也不敢躲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灯影昏黄,映照咫尺之地。
青钿感觉脑袋一阵阵的闷疼,冷汗出个不停。
后园有两处大宅子,老主母住看山楼,鸣翠轩一直空置,老爷年节回来才住这边,光线不及的暗影里,似乎潜藏着可怕的猛兽。
她死死咬紧发颤的牙关,却控制不住手脚发抖,方才从昏迷中醒来,有那么一刹那,被她深埋心底,想要努力忘记的事,突然冒了出来。
那是小时候被父母卖给人牙子时的感觉,恐惧、绝望、无助,这种感觉又来了。
她使劲眨眼,驱散眼中的水雾,不让一滴泪溢出,告诉自己没事,官兵很快就会赶来。
时间从没有像今夜这般难熬。
火堆终于越烧越旺,杂沓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正往这边奔来。
“青钿姐——,知县老爷来了!”
一直住在农具铺的刘黑娃握着镰刀跑来,气喘吁吁大叫。
他身后跟着大约二十来人,多是便服,只有四个穿着号衣,还有一个竟是十字街的老更夫牛二,其中一个穿长袍的正是胡知县。
老胡上气不接下气,见是张昊的大丫头,急问:“老诰命可好?!”
青钿顾不上细述,“应该没事,大伙快去我家老主母那边守着吧!”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快!快!北门巡检很快就到,快!”
老胡拎腿随众人往看山楼跑,那位祖奶奶万一有些闪失,他的仕途就彻底完了。
他睡得正香被小妾叫醒,听说张家进贼,当时就惊了,一顿鸡飞狗跳,亲随家丁,加上大牢狱卒、六房值班文书,凑了一群人,往张家不要命的跑,连路上更夫也被征召。
李婶见跑来一群乌合之众,拎枪对狼狈不堪的胡知县道:
“老主母没事,暂时只发现一个贼人,被我打伤,园子太大,搜不过来,大伙守在这里就好。
”
胡知县扶着树干,嘶哑着嗓子指挥:“快快,去各处路口守着······”
说话间,巡检司人马也赶到了,比胡知县带的人多,大约四十多人,只有五个巡检弓手。
其余都是衣衫不整的里甲丁壮,其中有两个是下班的衙役。
县城四门城卒不能动,北门因为繁忙,常年设有巡检房,深更半夜,老杨闻讯能凑足五个手下,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老杨为啥能召集这么多老百姓,那是因为县衙距离张家近,老胡来不及召集街坊。
杨巡检知道青钿身份,大发一通同仇敌忾的怒火,这才带着乌合之众去找胡知县领命。
李婶绕着荷塘巡视过来,劝青钿回去。
“那贼人武艺不俗,只要有挠索,院墙拦不住他,估计已经逃了,知县他们要等天亮才会大搜,你守在这儿也没用。
”
青钿给李婶道声辛苦,打起精神回前面。
天色大亮时候,她被红蕖推醒。
“老主母没事吧?”
“我见过老主母了,没事,黄田港巡检司、杨舍守御所都派人来了,前前后后都搜过,没抓到贼人,胡知县回衙了,守御所留下二十几人,都在马厩大院那边,我见你睡得沉,就没叫醒你。
”
青钿松了口气,缓缓扭着脖子,感觉脑子里像是被塞满了棉花,晕腾腾的,挣扎坐了起来。
睡在旁边的圆儿惊醒,小女孩记起昨晚的事,吓得抱住青钿,带着哭腔问:
“红蕖姐呢?”
“沏茶去了,别怕。
”
青钿穿上鞋,洗洗手收拾一下头发,见红蕖端着茶点过来,胡乱吃些垫垫饥。
匆匆过来前庭,听到花婶一叠声的叫她,人却躲在屋里,房门紧闭。
“青钿——,我家老秦没事吧,怎么半天没听见他动静?”
“老秦就在大门口,躲屋里如何得见,都什么时辰了,大伙都等着上工呢,赶紧做饭!”
花婶回头瞧瞧床上熟睡的儿子,小心翼翼拉开门,溜着墙根朝大门口望去,悬着的心肝儿顿时落肚了,他男人站在大门外打哈欠呢。
喜欢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请大家收藏:()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