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顺军临城下,危机促决断(3/3)
既然诸位父老乡亲、诸位将领都支持,那登基大典便定在三日后,于山海关北坛举行!在此之前,全军戒备,加固城防,务必守住山海关,为登基大典保驾护航!”
“遵命!”众将与士族代表齐声应道,脸上都露出了坚定的神色。
登基立号的决定,如同一剂强心针,瞬间驱散了众人心中的迷茫,让所有人都有了明确的目标。
散会后,李明远立刻下令,全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
吴应麒率领士兵加固城墙,修缮防御工事,将改良后的红衣大炮部署在各个城门;夏国相负责整顿军纪,加强士兵训练,提升战斗力;穆青岚则率领骑兵在城外巡逻,监视唐通部的动向,防止其突然攻城;苏凝香则加强情报侦查,密切关注顺军与清军的一举一动。
城中百姓得知李明远即将登基,且登基后将减免三年赋税的消息后,也纷纷放下心来,主动参与到城防建设中。
青壮年男子帮助士兵搬运砖石、修缮城墙,妇女们则为士兵缝制衣物、准备粮草,老人和孩子也帮忙传递消息、照顾伤员,整个山海关呈现出一派军民同心、共御外敌的景象。
城外,唐通看着紧闭的山海关城门,脸上露出了不屑的笑容。
他派人送去的招降信石沉大海,早已料到吴三桂会负隅顽抗。
在他看来,山海关不过是一座孤城,仅凭三万余兵力,根本无法抵挡他的两万大军,更不用说关外还有多尔衮的十万清军。
“将军,山海关内似乎在加固城防,百姓也都在帮忙,看样子是想顽抗到底。
”一名副将上前禀报。
唐通冷哼一声:“不自量力!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全军攻城!我要让吴三桂知道,抵抗只有死路一条!”
“遵命!”副将领命而去。
夜色渐浓,山海关内外一片寂静,却暗流涌动。
城墙上,士兵们手持火把,警惕地注视着城外;城内,百姓们还在忙碌,为明日的战斗做着准备;总兵府书房内,李明远依旧灯火通明,他正与吴应麒、夏国相等人最后敲定登基大典的细节,同时部署明日的防御计划。
“将军,明日唐通必然会发动猛攻,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吴应麒沉声道,“红衣大炮已部署完毕,粮草和军械也已充足,只要将士们齐心协力,定能守住关城。
”
李明远点点头,目光坚定:“明日不仅是守城之战,更是为登基大典铺路之战。
我们必须打赢这一战,用胜利来昭示天命,凝聚人心!”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穆先锋,明日你率领骑兵在城外机动,若顺军攻城受挫,必然会有松懈,到时你趁机出击,袭扰其后方,打乱他们的部署。
苏阁主那边,让她密切关注清军的动向,一旦发现异常,即刻禀报。
”
“末将明白!”穆青岚躬身领命。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寂静的山海关上。
李明远走到窗前,望着这座即将成为他帝王基业的雄关,心中充满了斗志与感慨。
登基立号,是绝境中的无奈之举,也是破局的唯一希望。
他知道,这条路注定充满荆棘,但他没有退路。
“李自成,多尔衮,来吧!”李明远握紧拳头,眼中闪烁着熊熊烈火,“我李明远,定要在这山海关,闯出一片天地,改写这段历史!”
夜色中,山海关的城墙上,火把的光芒如同一条巨龙,守护着这座即将迎来新生的城池。
一场决定生死的攻城战,一场关乎政权建立的关键之战,即将在明日拉开序幕。
而李明远知道,他必须赢,也一定能赢!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吴三桂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