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3/3)
时光迷雾,遥望数百年后结局的体验如何?
比起那些装神弄鬼的江湖术士如何?
那些算命先生多是信口开河。
而我给出的每个预测都有据可依,推演方法也公开透明。
不仅是我,你们任何人都能验证推算,看看是否会得出不同结论!
这就是降维打击!
真正的降维打击!
作为一个纯粹的理科生,他向来只认硬核证据!
要较量?直接甩出数据碾压!
花言巧语会撒谎,但冰冷的数字绝不会!
说明朝三百年内必亡,那就三百年整准时崩塌!
有异议?!
先这堆铁证如山的数据再说!!!
当然,燕长倾也清楚自己列出的数据存在诸多简化。
毕竟他的推演模型全部采用了理论极限值。
实际测算时还需叠加各类变量:生老病死的自然损耗、朝廷政策的波动、甚至宗室名册的删改......
若是后世学者,定能揪出无数漏洞来他的惊世预言。
但在这数学水平仅相当于后世初中生的洪武年间,他就算自缚手脚也难逢敌手!
就连当朝算学泰斗——前国子监博士见了他,都得恭敬行半师之礼!
想找出他数据漏洞?这群人再修炼几百年吧!!!
......
学堂内死寂如墓。
除了唇角含笑的燕长倾,从太子朱标到诸位藩王,连朱元璋都面色铁青。
良久,朱标嗓音嘶哑地打破沉默:
若削减宗室岁禄,严控宗亲人数呢?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等藩王闻言骤变脸色。
太子这提议虽能解两百年后危机,却是在剜他们的心头肉。
碍于储君威仪,众王只得攥紧拳头隐忍不发。
太子朱标提出方案后,燕长倾执起粉笔,在身后黑板上将百石俸禄基数藩王五名后裔两项重点圈出:
以人均百石宗室俸禄为基准,太子殿下还打算削减多少?莫非想压到人均十石?!
陛下育有十七位皇子,每位宗亲仅传五嗣已属香火不旺。
若再限制宗亲数量——粉笔重重敲击黑板,莫非只准留三子?余者或削籍停俸,或......声音陡然转冷,就地处置?总不至于限定单传吧?若独苗夭折,岂不断了血脉?
殿中朱标垂首不语,朱樉、朱棡、朱棣等皇子面色铁青。
暗室内的朱元璋攥紧拳头——这恰是他曾设想又放弃的狠招。
年俸十石,子嗣不过三。
燕长倾摇头晃脑,眼底却闪着讥诮的光,这般宗亲,倒比田间老农更窘迫。
百姓尚可多子多福,岁收数十石呢!
诸王闻言俱是瞳孔震颤。
燕王朱棣指节捏得发白,楚王朱桢的玉佩穗子被生生扯断——他们仿佛看见三百年后,自己的血脉子孙蜷缩在破败王府,捧着空碗仰望朱门。
诸位殿下,燕长倾突然逼近御阶,是要让子孙享百年富贵后拉着大明陪葬?还是逼他们挂着龙孙名头啃糠咽菜,换朱家江山多喘口气?他忽然轻笑,横竖各位看不到那天,此刻点头......倒也痛快。
“最多就是翻翻史书,看看洪武年间藩王们五万石的俸禄,再瞅瞅自己那勉强果腹的十石俸禄。
”
“说不定一气之下,就把那些同意太子殿下提议,害得自己如今这般落魄的藩王先祖牌位给掀了。
”
喜欢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请大家收藏:()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