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3/3)
此乃朱元璋绝不愿见之景!
“燕王殿下如何看?”
燕长倾饶有兴致地望向燕王朱棣。
对于这位可能的未来明成祖之答,他颇感兴趣。
“父皇乃当世军神!”
“统兵治军,无人可及!”
“兵不在多,将不在广。
”
“临敌如临大敌,慎之又慎。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
“以正合,以奇胜!”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些全是父皇的统兵之法,父皇用几十年的累累战功,证实了他的兵法绝非虚言!
朱棣沉思良久,郑重道出心中对父皇朱元璋的评价。
燕长倾与朱棣目光相接,片刻后微微一笑,未置一词。
【比起借父自比的朱樉、朱棡,如今的朱棣已学会收敛锋芒!】
朱棣所言句句发自肺腑,却也只是部分真心。
但对朱元璋堪称军神的评价,燕长倾深以为然。
毕竟那位撰写屠龙术的伟人曾将朱元璋的军事才能评为:千古第二军事家!
足见朱元璋用兵如神!
暗室中的朱元璋闻言颔首,对朱棣的回答颇为满意。
【老四不错,心思单纯。
】
【带兵打仗确实随我,让他镇守北平防备北元残部,确是明智之举!】
燕长倾继续追问:周王殿下以为如何?
早有准备的朱橚应声道:
父皇是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怜恤百姓之人。
无论是当年暴元,还是如今严惩污吏。
究其根本,皆因父皇亲历民间疾苦,见百姓水深火热。
终是感同身受,既为自己能吃饱饭,更为百姓安居乐业。
最终于绝境中奋起,真正元廷,震慑,让黎民百姓得以安生。
......
楚王殿下怎么看?
......
齐王殿下呢?
......
从太子朱标,到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再到周王朱橚、楚王朱桢、齐王朱榑,众人皆道出了心中的朱元璋及其身份。
在我看来,陛下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过去,一个是现在!
燕长倾转身,在黑板上的两侧分别写下与。
曾经的陛下是【农夫】,更准确地说,是农家放牛郎,乃至乞丐、流民。
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楚王朱桢、齐王朱榑端坐堂下,听闻燕长倾毫不避讳地提及朱元璋早年做过乞丐、放牛娃的往事,不禁面面相觑。
众人喉头滚动,却终究无人出声。
虽说是实情,但自朱元璋登基以来,再无人敢如此直言。
燕长倾见诸位皇子神色有异,淡然摇头道:我并非轻视陛下出身。
相反,陛下能从一介布衣登上九五之尊,其间艰辛,常人难知万一!这般成就,谁人不心生敬佩?就连我也由衷叹服!
他语气诚恳。
确实,纵观古今,没有哪位比朱元璋的起点更低。
即便是被称作市井出身的汉高祖刘邦,当初好歹也是个亭长。
如今陛下贵为天子,正如秦王、晋王所言,执掌生杀大权,统御四海。
但功业归功业,出身归出身。
正因陛下经历过农家疾苦,其政令往往兼具百姓视角与思维。
喜欢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请大家收藏:()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