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3/3)
若未做到,便无权质疑诸位殿下应得的尊荣。
燕长倾平实的言辞,令众皇子不自觉地流露出为父皇骄傲的神情。
暗室中的朱元璋听闻此言,微微颔首,对燕长倾的杀意略减两分。
杀意满溢,锋芒毕露!
燕长倾突然话锋陡转:
陛下的功业虽盛,终究有其极限!
若按现行宗藩制度恩荫朱氏子孙,至多延续二三百年。
若要福泽绵延更久,恕我直言——当今功业远远不足!
时光长河奔涌不息,朱氏血脉必将枝繁叶茂。
若只是增添百十宗亲,陛下宵衣旰食或可维系。
然百年之后,宗室人口当以百万计,乃至千万之众!
纵有十位陛下同心戮力,亦难以为继!
诸位殿下亦是如此——
尔等功业,注定无法永世荫庇子孙!
太子朱标与诸皇子俱是剑眉紧蹙。
少年意气最忌被人小觑,这番言论犹如冷水浇头。
可想到未来百万计的龙子凤孙,众人顿觉脊背发凉。
荫庇不起!
实在荫庇不起!
暗室中的朱元璋亦发出沉重叹息。
虽怀拳拳之心,终究人力有穷时。
燕长倾目光如电扫过诸王,沉声道:
虽不喜儒家学说,但孟轲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确有道理。
建议大明宗藩制度改为天子之泽,五世而斩
其一,亲王爵位世袭罔替。
嫡长子承袭王爵,非十恶不赦不夺。
余子皆封郡王。
其二,郡王以下爵位,世代递减。
以郡王为例,其嫡长子承袭的是降一等的镇国将军爵位,其余庶子则获封更低一级的辅国将军。
镇国将军的嫡长子继承辅国将军爵位,庶子们则受封为更次一等的镇州将军。
凡位列宗室者,皆不任实职,由朝廷供养。
爵位依次递减:亲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镇州将军。
传承五世后,镇州将军的子嗣将被移出宗室玉牒,不再承认其皇室身份。
严禁镇州将军后人以宗室名义横行乡里,违者以冒认皇亲论罪!
朝廷会发放最后一笔安置银两,此后便需自谋生路。
削籍后的宗室子弟可自由择业,科举从军皆与平民无异。
......
天子恩泽,五世而竭。
这意味着五代之后的宗室后裔将重归平民。
按每位宗室繁衍五名子嗣计算...
至第五代时,宗室人数将稳定在万人规模。
这个数字虽略有浮动,但绝不会出现代后百万宗室的骇人局面。
燕长倾提出的新制让太子朱标与诸皇子陷入沉思。
暗室中的朱元璋也在权衡利弊。
虽然百万宗室确实不堪重负...
但从香火延续的角度看,如今万人的规模又显得过于单薄。
在这个崇尚多子多福的时代,当朱樉、朱棣等人细算当下十七位皇子的现状时...
这十七位皇子若均分这一万皇室后裔,每位皇子五代子孙不足六百人。
对太子朱标而言,作为未来天子,这样的数量足以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天子一脉无需过多子嗣,以免徒增纷扰。
然而,如朱樉、朱棡、朱棣等藩王却认为子孙过少。
他们无缘帝位,唯有依靠子嗣昌盛来壮大自身势力。
喜欢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请大家收藏:()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