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3)
的脖子栽背,眼中满是不甘。
取首级,喊话。
朱慕抄起黄面虎的佩刀杀入敌群。
黄面虎伏诛!朱一策马高举血淋淋的首级厉声呼喝。
贼阵顿时大乱。
有人弃械奔逃,有人发狂反扑,更多人僵在原地不知所措。
朱慕刀光翻飞,每记劈砍都精准夺命。
但涌来的敌人却越来越多。
见鬼!这怂包竟有这么多死忠!
他不知这些拼命的都是黄面虎同乡,去岁大灾时受其活命之恩的亡命之徒。
当然,并非所有同乡都这般讲义气,临阵脱逃的也不在少数。
朱慕动作迅捷,几乎不输徐达,但体力消耗极快。
就在他忍不住要召唤帮手时,被四人杀破胆的贼寇终于溃散而逃。
忠义二字,全凭一腔热血——
热血沸腾时,尚能咬牙为黄面虎拼命;
热血消退后,勇气便消散,保命的念头立刻占据了上风。
呼哧...呼哧...
望着四散奔逃的贼人,徐达、周德兴、朱慕、朱一喘着粗气,谁都没有追击的打算。
,这仗打得费力气,得啃多少窝头才补得回来。
周德兴抹着汗说道。
粮食有的是!朱慕指向身后横七竖八的板车,上面堆满流寇劫掠的物资——
米面粮油、绫罗绸缎、瓷器字画,甚至还有头捆得结结实实的野猪...
周德兴两眼放光,直奔粮筐而去,对其他物件看都不看,咧着嘴笑道:这趟值了!这些粮食够全村人饱饱吃上五六天!
真他娘值当!周德兴摩挲着粮袋,笑得见牙不见眼。
朱慕却暗自皱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实在不愿将粮食分给那些遇事只会缩头的村民。
出力的人反倒要与躲藏的人平分?
可这话不能说出口。
这年头最重乡谊,同乡便是天然的盟友。
从村到县,沾亲带故都能攀上关系。
二字,正是这般来由。
朱慕不愿背上薄情寡义的名声——毕竟钟离县这片地界,还藏着许多他想要结交的人物。
那位义兄未来的班底,可都出自这十里八乡。
徐大哥,他斟酌着开口,粮食可以分,但得立个规矩。
怎么分?分多少?这事得从长计议。
费那事干啥?按户平分得了。
周德兴不以为然。
徐达却点头道:小九说得在理。
出力与不出力的若分一般多,汤和他们难免要闹情绪...
朱慕望向徐达,心中暗叹此人日后能成大器,果然才智过人。
众人交谈之际,朱一正在清点俘虏。
多数流寇已逃散,仅剩十余名瘦弱不堪的降者,皆是青壮男子——黄面虎早已将老弱妇孺淘汰,只留了些半大少年。
朱一,村里粮食都不够吃,收留这些俘虏不是添乱吗?不如放他们自生自灭。
周德兴见朱一挨个询问俘虏来历,忍不住抱怨道。
朱一专注地记录着:养好了都是劳力,白白送命可惜。
可哪来余粮养闲人?周德兴嘀咕着。
徐达也拿不定主意:小九,你看这事......
朱慕的注意力却被两名少年俘虏吸引。
那是两个比他还矮小的孩子,瘦得颧骨突出。
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
俺叫郭兴,十三岁。
这是俺弟郭英,十一岁。
年长的少年强作镇定地回答。
朱慕打量着这对兄弟:郭兴眼神机灵,郭英脑袋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