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3)
无论个人情感还是集团利益,迁都已成必然。
从地理格局观之,北平西北高峻、东南低平的地势,确也契合建都要求。
北平城依山傍海,地势险要。
陶宗义在《南村辍耕路》中写道:右拥太行,左注沧海,抚中原,正南面,枕居庸,奠朔方......然而论及繁华程度,金陵更胜一筹。
此时的朱慕别无选择,北平仍是元朝大都。
待他攻下此城时,元朝气数已尽,此地战略价值已大不如前。
唯有金陵才是最佳选择。
朱慕未曾察觉,自己的心思已然转变。
从最初只想追随朱元璋谋个富贵闲王,到如今竟生出取而代之的念头。
野心如同野草,在心底悄然滋长。
而系统,正是助长这份野心的催化剂。
当前可征召人数达到1560人。
得益于地形优势,此前与官兵交战斩获颇丰,加上俘虏已超半数。
宋清若知此事,定会痛心疾首。
连同现有兵力,麾下已逾两千之众。
但这两千兵马要攻取金陵仍显不足。
城中驻守着数万朝廷精兵,区区两千人无异于蚍蜉撼树。
若转攻濠州倒绰绰有余......这个念头刚起便被朱慕否决。
濠州这等四战之地,还是留给郭子兴为好。
......
破晓时分,郭明一行人马不停蹄赶回郭家庄。
郭子兴闻讯立即起身询问详情。
听完黑旗军大败官兵的经过,他沉默良久,方问道:黑旗军当真如此精锐?那虎王真有这般能耐?
千真万确!郭明激动道,虎王阁下勇猛绝伦,便是霸王再世、岳王重生也不过如此!说起朱慕的英姿,他难掩兴奋之情。
倒是马秀英始终沉默不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郭子兴对这位兼具勇武与韬略的虎王产生了浓厚兴趣。
即便不能收归帐下,也当与之交好。
他瞥见沉思的马秀英,忽然问道:秀英,你如何看待这位虎王?
马秀英回过神来,轻声道:确是难得一见的英才,年纪虽轻却深谋远虑。
不过......此人近来恐有烦。
郭子兴神色一滞,反问道:此话怎讲?
马秀英的机敏过人,郭子兴再清楚不过,若这义女是男儿身,他定要将其栽培成自己的。
马秀英沉吟片刻道:虎王与黑旗军虽击溃了官兵,可那不过是钟离城驻军,淮右尚有上万大军。
虎王此番大胜怕是捅了马蜂窝,若不速速撤离,恐要被官军困死在琅琊山,毕竟他手下兵卒有限......
郭子兴听罢长叹一声,摆手道:可惜啊!
方才萌生的念头也随之消散。
次日送别徐达与护乡军后,朱慕立即着手收拾行装。
赴江南需携带之物不少,可有些却带不走。
譬如战马与俘虏。
望着眼前跪伏一地的官兵俘虏,耳边哀求声、哭嚎声、咒骂声交织,朱慕心如铁石。
他挥手示意,立于俘虏身后的黑旗军战士当即挥刀。
颗颗头颅滚落,鲜血浸透泥土,腥气弥漫四野。
郭兴、郭英兄弟立于朱慕身后,面色煞白,郭英更是双腿微颤。
乱世之中,人命贱如草芥。
我本非嗜杀之人,但这些北人官兵尽是走狗,留在身边恐生变故,放归又成后患,唯有斩草除根。
朱慕低声自语。
看似喃喃,实则是说与郭兴兄弟听的。
这二人被他视为心腹栽培,自不愿留下心结。
更是告诫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