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合成演练,多兵种配合(2/3)
佳。
甚至还有一门刚刚到位,被林峰当作宝贝疙瘩的ZIS-376.2mm野炮!虽然炮弹金贵,林峰只允许打三发实弹,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威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标,模拟城墙东南角,结构薄弱点!82迫击炮,三发急促射,覆盖城墙垛口,压制敌火力!”王承柱大声下令。
早已测算好诸元的六门82迫击炮几乎同时发出怒吼。
“嗵嗵嗵……轰轰轰!”炮弹准确地落在城墙顶部和后方,炸起一团团烟尘(训练弹,威力较小,但效果逼真),模拟对守城敌军的火力压制。
“九二式步兵炮!前出至射击阵地!目标,城墙根部,爆破口预置点!直瞄射击!”
两门九二式步兵炮在炮班士兵的奋力推动下,迅速前移到预设的隐蔽发射位。
炮手们动作麻利,瞄准手根据观测员回报的数据,飞快地调整着射向和高低。
“一号炮,好!”
“二号炮,好!”
“放!”
“轰!轰!”两声截然不同的巨响,炮弹脱膛而出,带着尖啸,狠狠地撞在了模拟城墙的根部。
虽然用的是训练弹,但那沉重的撞击声和四溅的泥土,依然清晰地展示了其强大的破坏力。
若是实弹,这两炮下去,城墙根部必然会出现明显的龟裂和凹陷。
“干得漂亮!”观察台上,不少人都喝彩出声。
王承柱这家伙,打炮确实有一手。
最后,压轴的是那门ZIS-3野炮。
它被布置在更靠后的隐蔽阵地上。
“目标,模拟城内敌军指挥部(一个显眼的木屋)!ZIS-3,一发试射,一发效力射!”王承柱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和紧张。
庞大的炮身微微后坐,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远超之前的任何火炮!炮弹如同流星般划过天空,带着令人心悸的呼啸。
“轰!”第一发试射弹在目标附近爆炸,腾起巨大的烟柱。
观测员迅速回报偏差。
王承柱快速计算,下达修正指令。
“轰!!”第二发炮弹如同长了眼睛,精准无比地命中了那个作为指挥部的木屋,瞬间将其炸得四分五裂,木屑横飞!
“好!”林峰忍不住赞了一声。
这ZIS-3的威力和精度,果然名不虚传!有了它,平安县城里日军的指挥部、兵营、仓库,都在它的打击范围之内!
“步炮协同演练开始!”林峰下令。
刚刚完成突击演练的步兵连,再次进入攻击位置。
这一次,他们的进攻节奏完全由炮火来引导。
王承柱的炮兵们展现了更高的默契。
迫击炮的弹幕如同犁地一般,在步兵前方一百米到五十米的区域逐次延伸。
步兵们则紧紧跟在弹幕后面,几乎是踩着炸点前进。
当炮火最终集中在城墙缺口处时,步兵们也恰好冲到了缺口下方,发起了突击。
整个过程惊险刺激,对炮兵和步兵的信任度要求极高。
虽然只是演练,但那逼真的氛围依然让所有参与者手心冒汗。
“不错!”林峰再次肯定,“柱子的炮兵,现在算是出师了。
攻城时,你的炮队就是敲开乌龟壳的重锤!各步兵单位,必须无条件信任炮兵的指引,紧跟炮火,才能减少伤亡,扩大战果!”
天色渐晚,演练进入了夜间科目。
这正是“利刃”大队的主场。
代理队长张铁柱虽然名字憨厚,但人却极其精明强悍,是林峰从第一批老兵里亲手提拔起来的苗子,也接受过林峰灌输的一些现代特种作战思想。
演练内容是:在主力发起总攻前,“利刃”大队秘密渗透至“城墙”下,使用**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对模拟的“东南角结构薄弱点”进行爆破,同时清除附近的“敌军”哨兵和火力点。
数十个黑影,如同融入夜色的狸猫,利用地形和夜色掩护,悄无声息地向目标区域摸去。
他们装备精良,除了标准的莫辛纳甘步枪(部分锯短了枪管和枪托,便于携带)外,不少人还配备了PPS-43冲锋枪和托卡列夫TT-33手枪,甚至还有几人背着莫辛-纳甘狙击步枪
张铁柱亲自带领一个突击小组,负责最后的爆破。
他们身上挂满了F-1防御型手榴弹和RGD-33进攻型手榴弹,以及用油布包裹好的烈性炸药。
观察台上,众人屏息凝神。
即使知道是演练,那无声的渗透也带来一种无形的压力。
突然,训练场边缘的黑暗中,响起了几声轻微得几乎听不见的闷响,以及几声被捂住的短促呜咽——那是“利刃”队员用匕首和绞索“清除”外围哨兵的模拟动作。
接着,几个黑影如同壁虎般贴上了模拟城墙的根部,动作迅捷而专业。
安装炸药、连接引信……一切都在寂静中进行。
“爆破准备完毕!”张铁柱低沉的声音通过步谈机传来。
“引爆!”
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