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风起(2/3)
见使者,参见百将。
”秦战抱拳行礼,声音平稳,不卑不亢。
那文官没有立刻说话,只是上下打量着秦战,目光在他沾满污渍的双手和皮甲上停留了片刻,嘴角似乎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
“你便是秦战?”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特有的、属于上位者的腔调,“听闻你于军械一道,颇有……奇思?”
“不敢当,只是偶有所得,略作尝试。
”秦战谨慎地回答。
“尝试?”文官轻轻笑了一声,听不出喜怒,“能将粗劣矿石化为利刃,能将寻常泥土筑就坚城,若这都是‘尝试’,那我大秦将作监上下,岂不都成了尸位素餐之辈?”
这话绵里藏针,极其厉害!直接将秦战推到了将作监的对立面!
吴逵在一旁听得额头微微见汗,连忙开口打圆场:“王令史言重了,秦战年轻孟浪,些许微末伎俩,岂敢与将作监诸位大家相提并论。
”
那王令史瞥了吴逵一眼,不置可否,重新将目光投向秦战:“吴百将呈送的箭簇,监内几位大匠都已看过。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形制精巧,别出心裁,尤其那泥模铸造之法,确有可取之处。
至于那铁器……”
他拖长了音调,营房内落针可闻。
“……粗糙不堪,然其质重势沉,亦有其独到之处。
”他终于给出了评价,不算褒奖,但也未全盘否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战心中稍定,但知道重点还在后面。
果然,王令史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然,军国重器,非同儿戏。
新法虽巧,未经验证,不可轻用。
监内决议,着你即日整理泥模铸造之法详细流程,并那‘秦泥’配方、效用,着录成册,由本使带回咸阳,以供诸位大匠参详论证。
”
这是要技术!而且是以“论证”的名义,光明正大地索要!
秦战的心猛地一沉。
他毫不怀疑,一旦这些核心技术被拿走,功劳和名望大概率会落在将作监那些“大匠”头上,而他这个始作俑者,最好的结局恐怕也只是得到一点微薄的赏赐,然后被边缘化,甚至……
“至于你本人,”王令史继续道,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监内亦有考量。
边关险地,非久留之所。
待此间事了,可随本使返回咸阳,于将作监内任一闲职,专心技艺,也好……安稳度日。
”
返回咸阳,任职将作监!听起来像是提拔和优待,但“闲职”二字,以及那意味深长的“安稳度日”,彻底暴露了其真实意图——将他调离边军,圈养起来,剥夺他继续发展和实践的机会,将可能的威胁和变数,掌控在视线之内!
营房内一片死寂。
吴逵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但看着王令史那平静无波却隐含威严的脸,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他只是个边军百将,在这些来自咸阳中枢的使者面前,人微言轻。
所有的压力,瞬间都压在了秦战一个人身上。
答应,意味着交出一切,前途未卜,甚至可能被雪藏。
不答应?抗命的后果,他承担不起。
秦战的拳头在袖中悄然握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他感觉到后背渗出了冷汗,被皮甲吸收,带来一片冰凉的黏腻感。
他抬起头,迎向王令史那看似平静,实则充满审视和压迫的目光,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
硬顶是死路一条。
直接交出所有,更是自断前程。
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能暂时稳住对方,又能为自己争取时间和空间的办法。
电光火石间,一个念头闪过脑海。
他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