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踏入职署(2/3)
初期不会太缺。
关键在于,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
他看向猴子:“猴子,你心思缜密,立刻开始规划工坊布局,高炉、匠作区、料场、居住区,都要有个章程。
列出我们急需的物料清单,尤其是上好的耐火黏土、石炭、铁矿石!”
“明白!”猴子重重点头,立刻找来炭笔和简陋的木板,开始勾画。
“黑伯,”秦战又看向老人,“冶炼之事,您是行家。
高炉如何改进才能更稳定,鼓风如何加强,还得靠您拿主意。
到了地方,您来负责督建高炉和指导核心冶炼!”
黑伯挺直了腰杆,花白的眉毛扬起:“放心!老夫这把老骨头,还能再烧几把火!”
“二牛,”秦战看向伤痕未愈的壮汉,“你伤没好利索,先负责招募人手!要老实肯干的,最好是受过军中磨砺的,偷奸耍滑的一律不要!再找些可靠的人,负责安全和物资看守!”
“包在俺身上!”二牛把胸脯拍得砰砰响,“俺这伤不碍事!谁敢来捣乱,俺第一个拧下他的脑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荆云,”秦战最后看向阴影中的守护者,“内外安危,就交给你了。
”
荆云无声地点了点头,眼神锐利如刀。
简单的分工之后,一种久违的、充满希望和干劲的气氛,在这小小的官舍院落里弥漫开来。
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看到了前路的光亮。
王命和相关的文书、印信在第二天上午就由王令史亲自送达。
效率之高,再次彰显了嬴疾对此事的重视,或者说,是他对“一月之期”结果的期待。
没有过多的耽搁,就在接到王命的当天下午,秦战便带着他最初的班底——二牛、猴子、黑伯、赵老蔫以及荆云,拿着那份沉甸甸的诏书和简陋的印信,在王令史指派的一名小吏引导下,前往渭水之畔那片划拨给他们的土地。
马车出了咸阳城,沿着渭水河道向北而行。
冬季的渭水,水量减少,河滩裸露,寒风吹过,卷起阵阵黄土,显得有些荒凉。
但秦战的心情却与这景色截然相反,充满了开拓者的豪情。
约莫行了一个时辰,引路的小吏在一处河湾附近勒住了马车。
“秦工师,就是这里了。
”小吏指着前方一片杂草丛生、略显起伏的荒地说道。
众人跳下马车,放眼望去。
这片土地面积确实不小,背靠着一处低矮的土丘,面朝渭水,取水方便,地势也相对平坦。
但除了疯长的枯黄蒿草和几丛顽强的灌木,以及零星散落的碎石,这里几乎一无所有。
远处,能看到一些简陋的民房和农田,更远处,则是咸阳城巍峨的轮廓。
荒凉,原始,但也意味着……一张白纸,可以任意描绘。
“好!地方够大!”二牛兴奋地挥舞着手臂,“正好施展!”
黑伯则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在手里捻了捻,又看了看远处的土丘和河滩,点了点头:“土质尚可,适合夯筑。
那土丘上的石头,或许也能用作建材。
”
猴子已经开始用步丈量土地,心中默默计算着各个功能区的划分。
秦战深深吸了一口这荒凉之地清冷而自由的空气,胸腔中充满了开拓的激情。
这里,将是他梦想起航的地方!
然而,现实的困难也随之而来。
王命虽然给了他们土地和名分,但初期的钱粮物料调拨,需要他们自己去少府和将作监相关部门协调、领取。
第三天,秦战便带着猴子和必要的文书,第一次踏入了将作监那气派而森严的官署大门。
官署内,廊腰缦回,官吏们穿着统一的官服,行色匆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年卷宗和墨锭混合的气味。
当秦战亮明身份,说明来意是领取筹建工坊的初期物料时,接待他们的那名中年属官,脸上立刻露出了那种混合着好奇、审视以及一丝不易察觉轻慢的复杂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