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墨苏传> 第2章 父冤未雪,故纸堆中藏锋芒

第2章 父冤未雪,故纸堆中藏锋芒(1/3)

第2章:父冤未雪,故纸堆中藏锋芒 晨光透过窗纸的破洞,在炕沿投下细碎的光斑。

    墨苏醒时,指尖还残留着昨夜握笔的酸麻——抄完最后一页《资治通鉴》时,天已微亮。

    他坐起身,目光扫过炕角那只掉了漆的木箱,忽然想起什么,动作顿了顿。

     这木箱是母亲的陪嫁,当年抄家时,官差嫌它破旧,随手扔在院角,才侥幸留下。

    墨苏跪坐在箱前,指尖拂过箱盖的缠枝莲纹样,木纹里还嵌着些暗红的痕迹,是母亲自缢时溅上的血。

    他深吸一口气,打开箱锁——锁芯早锈了,轻轻一掰就开。

    箱底铺着层晒干的艾草,拨开艾草,一方叠得整齐的绢帛露了出来。

     绢帛是江南特产的云锦,质地细密,却已泛出陈旧的黄。

    墨苏小心翼翼展开,上面的字迹是母亲的手笔,却不是寻常墨色,而是暗褐色的血——当年母亲写下这封遗书时,想必已是抱定了死志。

     “我儿墨苏,当你见此血书,为母已随汝父而去。

    ”开篇第一句,就让墨苏的指节攥得发白。

    他想起十五岁那年,自己从扬州千里奔丧,推开家门时,看见母亲悬在梁上,脚边散落着这方绢帛,还有半盏没喝完的毒药。

    当时他只顾着哭,直到下葬前才匆匆把绢帛塞进木箱,这五年来,竟没敢再看第二眼。

     “切记,莫问朝堂事,莫究是非根,平平安安,娶妻生子,延续墨家香火。

    若执意查案,须得寻得《左传》第七卷第三十九页,切记,切记。

    ” 血字力透绢帛,末尾的“切记”二字,笔画都有些颤抖。

    墨苏捧着绢帛,眼泪终于忍不住砸在上面,晕开细小的痕迹。

    他一直不懂,母亲为何要留下这样矛盾的话——既劝他远离朝堂,又给了查案的线索。

    直到昨日夜里,他摸着父亲批注的《左传集解》,才忽然想起那一页的特殊。

     他转身从炕洞取出油布包裹,翻开《左传集解》第七卷。

    第三十九页正是“郑伯克段于鄢”的章节,父亲的朱笔批注密密麻麻写在页边,多是对“郑庄公隐忍”“共叔段僭越”的点评。

    墨苏的指尖在批注间游走,忽然停在“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旁——父亲在“毙”字右下角,画了个极小的墨点,比针尖大不了多少,若不是他这五年反复翻看,根本不可能察觉。

     这墨点,是墨家“隐字诀”的“钥匙孔”。

     墨家祖上曾在明万历年间任锦衣卫文书官,专司情报密写,传下的“隐字诀”需三层解密。

    墨苏记得,父亲当年教他时,曾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下,用树枝在地上写过口诀:“批注取真意,虚词皆剔除,八卦定方位,实词重组序。

    ”那时他才十岁,只当是父亲教的读书小游戏,如今想来,父亲早就在为他铺路。

     他把书页平铺在桌上,先按“钥匙孔”墨点为中心,圈出周围二十字批注——“郑伯之谋,非一日之积;段之祸,非一端之失。

    凡掌权者,当戒贪嗔,防奸佞,若有私相授受,虽远必诛。

    ”这是第一层,提取核心批注。

     接着,他剔除其中的虚词“之”“非”“凡”“若”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风生水起,山海可平 箭神三少爷 临安风骨 重生大唐,在高阳公主府当牛马 大明:刚穿越就被锦衣卫抓了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一剑照汗青 天下第一!小说版 穿越三国,我窃取宗室身份 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 千秋一烬 我靠灵泉空间,收服八十八位美女 1621,不一样的大明 天幕刷视频,返现一点点 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 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 大明养生小帝姬 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 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 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 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 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 祖宗们,时代变了 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 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大唐问道:逍遥万界游 综武侠:摸鱼系统 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 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 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 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 一枪定山河 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 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 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 玄黄十二域 综武:开局成为燕十三! 这个师爷很科学 大唐长安秘物栈 青金志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古代荒年,喂嫂纳妾 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 诸天:开局舌战杏子林 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 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 多子多福:背着赵敏成了明教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