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密室对质,墨苏自证其才(1/3)
第6章:密室对质,墨苏自证其才
裕丰粮行的后院藏着条隐秘的石阶,顺着石阶往下走,空气渐渐凉了下来,混着淡淡的霉味与墨香。
徐渭走在前面,手里提着盏铜灯,灯光摇曳着映在青石板墙上,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墨苏跟在后面,指尖攥着那枚“寒砚”铜牌,冰凉的触感让他稍稍定了定神——这是他第一次踏入粘杆处的核心据点,每一步都得格外谨慎。
“这里是外三堂的临时驻地,分刑讯、档案、议事三间密室。
”徐渭的声音在通道里回荡,“你今后的差事,主要在档案室。
”说着,他推开一扇沉重的木门,“吱呀”一声,门后是间约莫两丈见方的屋子,四壁摆满了书架,上面堆着密密麻麻的卷宗,从泛黄的奏折抄本到油布裹着的密报,应有尽有。
墨苏的目光扫过书架,瞥见最上层放着几卷标注“潜龙阁”的卷宗,封皮上还印着淡淡的龙纹——那是八爷党的情报档案。
他刚想多看两眼,就听见徐渭说:“别乱看,不该看的东西,看了会惹祸。
”
墨苏收回目光,垂手站在原地。
徐渭走到屋中央的桌前,将铜灯放在桌上,从抽屉里取出三份叠得整齐的信纸,推到墨苏面前:“你的考核还没结束。
这三份密信,分别来自太子党、八爷党、三爷党,给你三个时辰,破解后写出情报摘要。
错一处,断一指;错三处,要命。
”
灯光下,徐渭的眼神冷得像冰,没有半分玩笑的意思。
墨苏深吸一口气,拿起第一份密信——信封上印着太子东宫的火漆,红色的漆印里嵌着“储君”二字,透着股衰败的威严。
【太子党群:水隐密信】
拆开信封,里面是张空白的宣纸,连个墨点都没有。
墨苏眉头微蹙,忽然想起父亲批注过的“水隐法”——用糯米浆调墨写字,干后无痕,遇水即显。
他走到屋角的水缸边,舀了半碗清水,将宣纸轻轻浸入水中。
随着纸张吸水变软,淡黑色的字迹渐渐浮现出来,笔画有些模糊,却能看清内容:“江南财源已断,需潜龙阁支援,万勿声张。
”墨苏盯着“潜龙阁”三个字,指尖在纸上轻轻摩挲——这三个字写得格外工整,笔锋收敛,不像太子党一贯的张扬;而“太子”二字在落款处连笔写成,像是刻意隐藏什么。
他将宣纸捞出,平铺在竹筛上沥干,心里渐渐有了答案:太子党近来连遭打压,江南的盐税、漕粮被八爷党把持,财政早已吃紧。
这次向潜龙阁求助,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想依附八爷党,为自己留条后路。
“潜龙阁”三字的工整,是示弱的信号;连笔的“太子”,是怕被人抓住把柄。
半个时辰后,墨苏将写好的摘要推到徐渭面前:“太子党财政枯竭,向八爷党潜龙阁求援,显露出依附之意,或为太子失势后的退路布局。
”
徐渭拿起摘要,扫了一眼,没说话,只是指了指第二份密信。
【八爷党群:商码密信】
第二份密信没有信封,就是张泛黄的账簿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数字:“三二、一五、四三、二六……”末尾还画着个元宝图案。
墨苏一眼就认出,这是“苏州码子”——江南商帮常用的暗码,用特定数字对应汉字,外人看是账本,实则是密令。
他从怀里摸出父亲留下的《商码便览》抄本——当年抄书时,曾为江南商人抄过这本册子,便顺手记下了码子对照表。
按表比对:“三二”对应“暂”,“一五”对应“缓”,“四三”对应“三”,“二六”对应“成”;连起来是“暂缓三成”。
再看后面的数字,“五八”对应“税”,“七四”对应“银”,“九一”对应“待”,“六二”对应“时”——“税银待时”。
末尾的元宝图案,在商码里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