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师门授艺,谍术入门(1/3)
第9章:师门授艺,谍术入门
裕丰粮行地下训练场的石门缓缓开启,一股混杂着尘土与桐油的气息扑面而来。
徐渭提着盏铜灯走在前方,灯光将通道两侧的兵器架照得分明——长刀、短匕、袖箭,甚至还有几具稻草人,胸口插着密密麻麻的银针,显然是练习暗器的靶子。
墨苏跟在身后,指尖下意识攥紧了“寒砚”铜牌,这是他第一次踏入粘杆处的核心训练场地,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谨慎。
“谍术千门,万变不离其宗。
”徐渭忽然停步,转身看向墨苏,铜灯的光映在他脸上,一半明一半暗,“核心只有八个字:耳听为虚,眼见为诈。
你在翰墨斋看到陈编修递银票,听到他说‘追加预算’,这些都是他想让你看到、听到的。
真正的情报,藏在他没说的话里——比如那一万两银子,到底是给户部,还是给太子党余部。
”
墨苏点头记下,忽然想起昨日苏云漪问“缺页”时的眼神,当时只觉得是试探,如今想来,对方或许早察觉翰墨斋有问题,只是故意不点破。
【密信进阶:纸上藏杀机】
徐渭带着墨苏走进一间摆满陶罐的密室,罐子里装着各色粉末与液体,标签上写着“盐粉”“蜂蜜”“炭末”,都是寻常之物,却能用来传递致命情报。
“你之前学的米汤、明矾,是最基础的手段。
”徐渭从罐里舀出一勺白色粉末,“这是盐粉,溶于水后写字,晒干后无痕,放在阳光下暴晒半个时辰,字迹会显白色,比明矾更隐蔽。
”他示范着,用毛笔蘸盐水在宣纸上写下“寅时见”,晒干后纸张恢复雪白,待放在铜灯旁烘烤片刻,“寅时见”三个字果然渐渐浮现,像蒙了层薄霜。
“你是翰墨斋掌柜,每天都要晒书,用盐书最方便。
”徐渭将盐罐递给墨苏,“把密信写在书页天头,晒书时阳光会让字迹显形,阿福看到后,用米汤在原处描一遍,字迹就会固定,旁人再看,只会以为是书页上的霉斑。
”
第二种是“阴符”,徐渭拿出一小罐蜂蜜,“用蜂蜜写字在纸上,晾干后,把纸放在蚂蚁多的地方,蚂蚁会循着甜味聚集,组成字迹。
这种方法最适合传紧急情报,写完后就算被搜走,也只会看到一张白纸,等对方发现时,情报早被蚂蚁‘读’走了。
”
墨苏听得心惊——这些手段,比父亲教的“隐字诀”更阴狠,完全是为了在绝境中传递消息。
徐渭似乎看出他的心思,淡淡道:“谍子的信,不是写给人看的,是写给‘机会’看的。
有时候,一只蚂蚁,比一个人更可靠。
”
最后教的是“灰书”,用面粉混合少量灯灰写字,“这种方法最应急,面粉随处可得,写完后喷上酒醋混合物,字迹会显灰黑色,半个时辰后又会消失。
”徐渭喷了口酒在纸上,“你在翰墨斋应付突发情况时,可用这种方法,比如陈编修突然要你传信,你来不及用盐书,就用面粉写在账本边角,等老周来买茶时,喷点醋就能看见。
”
墨苏一一实操,从调盐粉水到用蜂蜜写字,反复练习了一个时辰,直到手指被墨水染黑,才勉强掌握了三种密信的要领。
徐渭检查完他写的密信,眉头微蹙:“盐书的字迹太浅,阳光弱时看不清;蜂蜜放多了,干后会粘纸。
明天再练,直到你闭着眼都能写对。
”
【伪装术:画皮亦画心】
离开密信密室,徐渭带墨苏去了“易容房”。
房内的木架上摆满了各式道具——假胡须、假发套、垫肩,甚至还有改变身高的厚底鞋,墙角的铜镜磨得光亮,能清晰照出人的每一处细节。
“伪装分三层:形、声、神。
”徐渭拿起一副山羊胡,粘在自己下巴上,瞬间从清瘦文士变成了中年掌柜,“形是外貌,声是口音,神是举止,缺一不可。
你之前贴假疤、涂黄粉,只是第一层,今天教你后两层。
”
他先教“声”,从抽屉里取出一块炭末与一小罐蜂蜜,“炭末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