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暗设机关,书房藏密格(1/3)
第14章:暗设机关,书房藏密格
墨苏坐在柜台后,指尖摩挲着那支银质梅花簪——苏云漪遗落的簪子,簪头的梅花已被磨得有些发亮,显然是常戴之物。
他想起昨夜黑影翻窗时的慌乱,又想起《天文典》副本里的假内容,心里仍有些不安:苏云漪会不会识破?她若识破,定会再来寻真本,甚至对他动手。
更让他忧心的是王掞的举荐。
一旦进入诚王府,接触三爷党核心,他的行动会更受限制,情报传递也会更危险。
金东家虽被架空,却仍是三爷党安插的眼线;纳兰承志明着是书记,实则监视;连阿福这个十二岁的孩子,也可能在无意中泄露消息。
翰墨斋这个“安全屋”,早已不再安全。
“必须设个万无一失的藏身处。
”墨苏暗下决心,起身走向后院。
他要在这间书斋里,造一个只有自己能找到、任何人都发现不了的“情报密室”。
【三重机关:明险暗护】
墨苏用了整整三天,才将机关设计妥当。
他没有破坏书斋原有的布局,而是“藏”在日常器物里,最显眼的地方,往往最安全。
第一重:明面上的“诱饵”
抄书间的大书桌是前任掌柜留下的,榆木材质,桌面有一道深深的裂痕。
墨苏用刨子将裂痕拓宽,在桌肚内侧挖了个暗格,里面放了几本翻旧的“春宫图册”和一锭碎银——这是故意留给“不速之客”的“礼物”。
他算准了,无论是苏云漪还是金东家的人,找到这样的“秘密”,只会觉得他是个贪恋美色钱财的普通掌柜,不会再深究。
为了测试,他故意在阿福打扫时“不慎”碰倒书桌,春宫图册掉了出来。
阿福吓得脸通红,赶紧塞回暗格,此后再不敢靠近书桌半步。
墨苏暗暗点头,这重机关的“伪装”,成了。
第二重:半真半假的密道
后院水井的“川”字刻痕,墨苏没有改动,反而用石匠工具将中间一道刻痕加深,使其看起来更像“密道标记”。
他又在井壁内侧,距水面三尺处,凿了个能容一人侧身通过的小洞,用木板挡住,木板上涂了与井壁相同的青苔——这是给粘杆处留的“紧急通道”,若他暴露,可从这里逃到隔壁茶馆。
但他在洞底放了只死老鼠,用稻草盖住。
老鼠的腥臭味能挡住大多数人的探查,即便有人发现洞口,也会因厌恶而放弃深入。
他亲自试过,钻进洞口时需屏住呼吸,且只能容一人通过,逃跑时虽狼狈,却足够隐蔽。
第三重:真正的核心——灶台密格
最关键的机关,藏在西厢的灶台里。
墨苏将灶台底部的青砖撬开,用铁板隔成三层,再用糯米浆混合石灰,将缝隙封死,表面抹上灶灰,看起来与普通灶台无异。
上层:日常堆放炭灰,每次烧火后都仔细铺平,确保没有翻动痕迹。
中层:存放核心情报——父亲的《左传》批注本、三爷党与潜龙阁的密信副本、用盐粉水写的密写本。
铁板内侧,他用针尖刻了一行小字:“若墨苏死,此物交江南顾氏”——顾氏是母亲的娘家,早已败落,无人知晓,这是他为情报留的最后“归宿”。
下层:放着三样东西——一瓶徐渭给的毒药(无色无味,半个时辰发作)、一把磨得锋利的短刀、一块火石。
这是他的“退路”,若被活捉,宁可自尽,也绝不泄露情报。
灶台的开启机关藏在灶王爷神像后面。
神像底座有三个不起眼的凸起,需按“香火(左)、灯油(右)、香炉(中)”的顺序转动,才能打开铁板。
顺序错一次,机关就会自动锁死三日,且会发出细微的“咔嗒”声,提醒他有外人动过。
墨苏反复练习开启机关,直到能闭着眼完成操作。
他甚至在灶台上煮了锅粥,粥香弥漫在小院里,掩盖了凿墙的声音,也让灶台的“烟火气”更真实。
【苏云漪的再试探】
机关设好的第五天,苏云漪来了。
这次她没穿夜行衣,而是一身素色襦裙,手里提着个食盒,像个普通的访客。
“墨掌柜,前几日听说你丢了本书,我特意做了些点心,给你赔罪。
”她笑着走进来,眼神却扫过库房的方向,显然是为《天文典》真本来的。
墨苏请她坐下,接过食盒,打开一看——里面是精致的梅花糕,糕上的梅花印,与她遗落的簪子一模一样。
“苏姑娘客气了,不过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