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解读孤本,发现编书暗线(3/3)
信了他的话,定会派人去翰林院埋伏,等着潜龙阁自投罗网。
而粘杆处的人,此刻应该已在假地址设伏,等潜龙阁和三爷党的人两败俱伤,再坐收渔利。
【孤本中的惊天秘密】
入夜后,墨苏关了店门,再次展开那本《永乐大典》残本。
烛火下,他忽然发现页边的朱批里,藏着细小的数字——“三、五、七”,对应着《皇极典》的三篇核心章节。
他翻到那三篇,见其中“皇极”“大中”“继统”等字的笔画里,都藏着极小的“四”字。
墨苏心头一震。
这不是三阿哥的笔迹,倒像是四爷胤禛的!难道……四爷早就知道三阿哥伪造《永乐大典》,还在里面留了标记,等着日后揭发他的谋逆罪?
他想起徐渭之前说的“四爷要的是天下,赏罚分明”,忽然明白过来。
四爷一直让他潜伏三爷党,不是为了获取情报,而是为了让他成为“见证者”,等三阿哥的谋逆罪证确凿,再让他出来指证。
“好深的算计。
”墨苏苦笑,将残本藏回灶台密格。
他现在就像四爷手里的棋子,看似自由,实则早已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可他别无选择,只能继续走下去,为了父亲的冤案,也为了自己的命。
【子时的混战】
子时一到,远处传来一阵厮杀声。
墨苏知道,粘杆处和三爷党、潜龙阁的人交上手了。
他点燃后院的红灯笼——这是给粘杆处的信号,说明他这边安全。
没过多久,老周匆匆赶来,身上沾着血迹:“徐先生让我告诉你,潜龙阁和三爷党的人都被抓了,陈梦雷也招了伪造《永乐大典》的事,康熙爷已下令查抄翰林院。
你立了大功,四爷要见你。
”
墨苏心里一紧。
四爷要见他,是福是祸还未可知。
他跟着老周,穿过几条小巷,来到一座幽静的宅院。
徐渭已在院里等他,手里拿着件藏青色的长衫:“穿上这个,跟我来。
”
走进正屋,墨苏见一个中年男子坐在案后,面容清瘦,眼神锐利,正是四爷胤禛。
他连忙跪下:“草民墨苏,参见四爷。
”
“起来吧。
”胤禛的声音温和却有威严,“你在翰墨斋的所作所为,徐渭都跟我说了。
你很聪明,也很忠诚。
”他递过一本奏折,“这是为你父亲墨仲言平反的奏折,我已呈给康熙爷,不日就会有旨意。
”
墨苏接过奏折,双手颤抖。
他等这一天,等了整整五年。
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下来,滴在奏折上:“谢四爷!草民愿为四爷效犬马之劳!”
胤禛点点头:“你先回翰墨斋,日后还有重用。
记住,藏锋于拙,方能长久。
”
【暗流未平】
回到翰墨斋时,天已蒙蒙亮。
墨苏看着案上的平反奏折,心里却没有想象中的轻松。
他知道,太子复立只是暂时的,九子夺嫡的风暴还未平息,他的谍战之路,才刚刚开始。
他打开灶台密格,取出那本《永乐大典》残本。
页边的“四”字在晨光下格外清晰,像是在提醒他,四爷的恩情背后,藏着更深的算计。
他将残本锁进柜台的暗格,又取出父亲的《左传》批注本,翻到最后一页,写下:“寒砚磨墨,终见清明。
然前路漫漫,仍需谨慎。
”
窗外,琉璃厂的商户陆续开门,风雪后的阳光洒在青石板上,显得格外温暖。
可墨苏知道,这温暖只是暂时的,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不远处等着他。
他握紧了拳头,眼神变得坚定——无论前路多险,他都要走下去,不仅为了父亲的冤案,更为了那些在夺嫡之争中无辜死去的人,寻找一条真正的清明之路。
喜欢墨苏传请大家收藏:()墨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