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联络人密会,交接关键情报(2/3)
死人埋了。
”老茶头的语气带着几分调侃,却掩不住担忧。
第三样是张折叠的黄纸,展开来是幅简易的地图,标注着“西山别院”的位置,旁边写着“四月十五,八爷党诗会”。
“八爷党要在西山别院办诗会,名为赏春,实则是拉拢朝中汉臣,让他们在《请立贤王疏》上签名。
徐先生的意思是,你需混进去,拿到签名底稿;若是有机会,就把底稿换成假的,让八爷党白费功夫。
”
墨苏将三样东西小心收好,腰牌塞进腰带,瓷瓶藏进袖中暗袋,黄纸折成小块夹在《论语》里——这本《论语》是他特意带来的,封面夹层可藏密信,书页间还留着上次伪造密信的痕迹,正好用来掩饰新线索。
“对了,”老茶头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摸出本线装书,递给墨苏,“这是新的密码本,用《资治通鉴》的页码做密钥,比如‘卷二十三?页五?行二’,就对应‘漕运’二字。
你之前用的《永乐大典》太惹眼,敌人容易猜到,这本更稳妥。
”
墨苏接过书,指尖摸过封面——是本翻旧的《资治通鉴》,书页边缘有许多细小的划痕,显然是老茶头长期使用留下的。
他轻轻翻开,看到某页的空白处,用铅笔写着极小的“寒”字,是他的代号,心里微微一暖——粘杆处虽严苛,却也有细致之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名册解析:三爷党的“铁三角”】
老茶头走到浮屠窗边,望着寺外的槐树,忽然压低声音:“你带来的名册,我连夜看了,里面有三个人最关键,你得记牢。
”
“第一个是张伯行,户部主事,管漕运的。
”老茶头的手指在窗台上画着,“他手里握着江南漕运的命脉,三爷党靠他运盐、囤粮,八爷党早就想拉拢他,却因为漕运亏空的事跟他结了仇。
你若能找到他亏空的证据,既能断三爷党的财路,又能让八爷党趁机打压,一箭双雕。
”
墨苏点点头,想起名册里写的“张伯行收盐商纹银五百两”,心里有了计较——漕运亏空定不止这点,只要顺着盐商的线索查,总能找到更多证据。
“第二个是王掞,翰林院侍读,负责草拟诏书。
”老茶头的语气沉了些,“他是前明忠臣之后,康熙原本很器重他,可去年他拟‘废太子’诏书时,写了句‘太子失德,当另立贤主’,康熙觉得他在影射自己‘择储不明’,就把他闲置了。
三爷党想利用他的名声拉拢文人,却不知道他心里对‘党争’很反感,若是能策反他,说不定能拿到三爷党草拟的‘继统论’底稿。
”
“第三个是朱彝尊的后人,叫朱若极,控制着江南盐商的言论。
”老茶头停顿了一下,“江南的盐商大多是他的门生故吏,三爷党靠他在文人中造势,说《古今图书集成》是‘理学正统’,为三阿哥夺位铺路。
你若能让他改口,说三爷党‘借编书谋私’,就能断了三爷党的舆论支持。
”
墨苏将这三个人的名字记在心里,忽然想起昨晚在城隍庙捡到的箭囊,从袖中摸出来递给老茶头:“这是暗羽组的箭囊,箭杆上有江南织造府的‘如意云纹’,八爷党和潜龙阁的关系,怕是比我们想的还深。
”
老茶头接过箭囊,摸了摸箭杆上的纹路,脸色凝重:“看来八爷党早就控制了潜龙阁,想用他们当‘刀’,既打压三爷党,又不脏自己的手。
你留着的那本假密信做得好,让他们内部乱了阵脚,咱们正好趁机查这三个人。
”
【惊闻往事:父亲的旧影】
太阳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