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正气歌的效应(1/3)
顾国忠穿着警服回到民福里。
一进弄堂,便觉出邻居们的异样。
平日里爱跟他开玩笑打招呼的小安徽、老虎灶的小山东,见了他都慌忙避开,生怕招惹麻烦。
远处几户邻居更是“砰”地关紧了门。
“阿姐,今朝哪能有点勿对劲?”国忠踏进后堂,见了灶披间里烧夜饭的玉凤,急忙问道。
玉凤把铲子往锅边重重一放,气恼地将白天的事说了一遍。
“日本人勿是拿阿爸往火坑里推吗?!”玉凤揪着围裙,愤愤说道。
“我去看看阿爸。
”国忠眉头紧锁,转身就往前堂去。
笔墨庄店堂里,陆伯轩正全神贯注地翻阅一本《史记》,丝毫未觉国忠进来。
“阿爸!”国忠轻声唤道。
陆伯轩头也未抬,只淡淡应了句:“国忠回来了?”
“今朝白天的事,玉凤都跟我说了。
您……没事吧?”
陆伯轩缓缓放下手中的书,面色平和:“没事。
自打决定参加那个联谊会,阿爸就料到会有这一天。
日本人总要拿这些事做文章的。
”
“这就是……您写的那首诗?”国忠指向墙上众多诗画卷轴中的一幅。
“嗯,”陆伯轩瞥了一眼,“日本人硬挂上去的,非要居中,还拍了不少照片。
”
国忠凝神细看父亲那幅笔走龙蛇的诗作,初时不解,渐渐看出些门道,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一下。
他强忍着,终于看清那藏头“采薇东篱”四字竖排首字打乱后,竟成“采东篱薇”——谐音“踩东洋鬼”!再也憋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起初还只是肩膀抖动,越看越觉绝妙,终至捧腹大笑,直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这突如其来的笑声惊动了正在饭桌边摆碗筷的玉凤。
“国忠!侬脑子坏脱了伐?有啥事体好笑得这副样子?!”玉凤莫名其妙,语气带着责备。
陆伯轩也是一愣,愕然抬眼望向笑得前仰后合的儿子,心里嘀咕:这小赤佬发啥神经?不就是一首藏了心思的反诗嘛,至于笑成这副鬼样子?
“阿爸,那些记者还拍了照片?”国忠追问,眼中闪着兴奋的光。
“是啊,拍了好多张。
”陆伯轩点头。
“拍得好!拍得妙!你们快过来看!”国忠不由分说,左手拽过玉凤,右手搀起父亲,将两人拉到诗轴前。
“看啥名堂?”玉凤睁大那双漂亮的丹凤眼,狐疑地在诗轴上扫视。
“‘采薇东篱’换个顺序念——‘采东篱薇’!谐音不就是‘踩东洋鬼’?!”国忠语速飞快。
“这……也不算太明显吧?”玉凤迟疑道。
“不明显?那你们看日本人把这幅诗轴挂在什么位置?”国忠指着正中,“正中间!原来挂在这里的——”他目光转向旁边,“被挪到边上去了!”
玉凤顺着他的手指望去,猛地一拍额头:“哦——!原来如此!”她终于明白弟弟为何笑得那般癫狂。
陆伯轩也瞬间恍然,捋着最近新长出的胡须,眼中掠过一丝赞许的笑意:“无心插柳……竟成了这般光景。
”
三人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于《采薇东篱》右侧那幅被挤开的字——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
这正是文天祥气贯长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