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一个可用之人(1/3)
养心殿里静得可怕,只有西洋自鸣钟单调的“滴答”声,像敲在人心尖上。
溥仪丢下那支沉甸甸的御笔,墨汁在宣纸上晕开一团丑陋的黑,像他此刻的心情。
无人可用。
这四个字像冰锥,刺得他浑身发冷。
空有超越百年的见识,空有青龙兵符和太后的临终懿旨,可在这深宫高墙之内,他连一个能放心说句话的人都找不到。
李莲英?那是老狐狸,伺候慈禧大半辈子,心思深似海,现在表现得恭顺,无非是摸不清底细,暂时蛰伏。
父亲载沣?优柔寡断,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和自己这个“妖孽”儿子吓得魂不守舍,指望他稳住朝局已是勉强,更别提执行那些惊世骇俗的计划。
至于殿外那些跪着的、站着的王公大臣……溥仪的嘴角扯起一丝冷笑。
那些人精,恐怕此刻心里转着的念头,不是如何效忠他这个三岁皇帝,而是如何在权力洗牌中攫取更大的利益,或者,干脆想着怎么把他这个“小怪物”控制起来,当个傀儡。
他需要人手,迫切需要!不是那些官场老油条,而是能理解他、至少能忠实执行他命令的人。
可这样的人,去哪里找?
“来人。
”他扬声,带着刻意压制的平静。
殿门被轻轻推开一条缝,那个被他留在门外、看起来最懵懂的小太监怯生生地探进半个身子:“万岁爷有何吩咐?”
“去,把近三个月内,新入宫的,年纪在……十五岁以下,识字的太监、苏拉(杂役)名单,给朕拿来。
还有,宫内上三旗包衣子弟里,最近有无因犯错被贬黜,或一直不得志的年轻官员,也给朕查一查。
”
小太监愣了一下,显然没明白皇帝要这些做什么,但还是赶紧叩头:“嗻!奴才这就去内务府查问。
”
看着小太监匆匆离去的背影,溥仪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这办法笨得像大海捞针,但他没有更好的选择。
他必须尽快搭建起自己的班底,哪怕只是一个雏形。
名单一时半会儿拿不来,他不能干等。
思绪又转到那枚青龙兵符上。
这是利器,但也是烫手山芋。
怎么用?直接派人去军营亮出兵符调兵?万一那些骄兵悍将不认,或者阳奉阴违,他这皇帝的威信就彻底扫地了。
必须找一个稳妥的方式,先验证兵符的效力,同时摸清军队的底细。
正思忖间,殿外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似乎有争执声。
“怎么回事?”溥仪皱眉,走到殿门口。
只见一个小太监正拦着一个穿着朴素官服、年纪约莫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那年轻人身材瘦高,面容带着几分书卷气,但眉眼间却有一股倔强和愤懑,此刻正试图闯进来。
“万岁爷恕罪!”拦人的小太监吓得跪倒在地,“是……是翰林院庶吉士谭嗣同……他,他非要面圣,说有要事禀奏!”
谭嗣同?!
溥仪的心脏猛地一跳!这个名字,在他属于王伟的记忆里,可是如雷贯耳!戊戌六君子之一,为变法慷慨赴义的先驱!他……他不是应该在1898年就……
等等!溥仪猛地反应过来,现在是1908年!谭嗣同早已牺牲十年了!那眼前这个……
“你是何人?敢冒充谭壮士!”溥仪的声音冷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