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三枪定乾坤(2/3)
噗嗤的声音,间或夹杂着军官偶尔的呵斥。
路旁的景象荒凉,偶尔能看到几间低矮的土坯房,了无生气。
风吹过干枯的田野,卷起一阵尘土。
高岩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分析环境,获取信息,评估威胁,制定策略——这是特种兵的本能。
他从身边士兵偶尔低声的交谈碎片中,捕捉到“前线吃紧”、“鬼子凶狠”、“王大人撑不住”之类的字眼。
结合这支部队的装备和士气,情况显然极不乐观。
他掂了掂肩上的“汉阳造”,手指无意识地在枪机部位摩挲。
保养状态极差,枪管内壁恐怕早已磨损,精度堪忧。
配发的子弹用油纸包着,塞在胸前的弹袋里,数量不多,而且看样子是黑火药填装,发射后烟雾会很大。
这是一支士气低落、装备窳劣、近乎原始的军队。
而他们将要面对的,很可能是经过明治维新后初步现代化训练的日军。
绝望的开局。
不知走了多久,天色愈发阴沉。
前方隐约传来一阵沉闷的轰鸣,像是雷声,但高岩的耳朵立刻分辨出那中间夹杂着的、极有规律的爆响。
是炮击。
口径不大,但绝对是近代化的后膛炮。
队伍产生了一阵轻微的骚动,士兵们的脸上露出了显而易见的恐惧。
军官们大声呵斥着,试图维持秩序,但他们的声音里也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快!加快速度!到前面丘陵地集结布防!”一个骑着瘦马、像是更高级别的军官挥舞着军刀喊道,声音嘶哑。
命令被一层层传递下来,混乱中带着仓促。
高岩所在的这个哨(晚清新建陆军编制,相当于连)被催促着跑向路旁一片起伏的土坡。
士兵们气喘吁吁地趴在坡顶的杂草和乱石后面,胡乱地把枪架上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高岩选了一个相对视野开阔,侧翼有块半人高岩石掩护的位置卧倒。
他快速检查了一下步枪,拉动枪机,确认运作还算顺畅,然后从弹袋里取出五发子弹,压入弹仓,推弹上膛。
动作流畅而稳定,与周围那些手忙脚乱、甚至把子弹掉在地上的士兵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微微探出头,望向山坡下方。
大约千米之外,一条浑浊的河流蜿蜒而过,河对岸,一片土黄色的浪潮正在涌动。
那是日军的进攻队形。
他们穿着统一的土黄色军服,戴着独特的**军帽,队形远比清军这边散乱无序的状态要整齐得多,士兵们以熟练的散兵线向前推进,后方不时腾起炮口焰,炮弹尖啸着越过步兵的头顶,砸向清军仓促构筑的阵地。
轰!轰!
炮弹落在山坡上,炸起一团团黑色的泥浪和硝烟。
破片咻咻飞舞。
惨叫声立刻响起,有士兵被直接命中,残肢断臂飞上半空。
更多的人被吓得魂飞魄散,抱着头缩在掩体后面瑟瑟发抖,甚至有人开始哭泣。
军官声嘶力竭地叫骂,试图组织反击,但零星的枪声在日军密集而精准的步机枪火力面前,显得如此无力。
高岩冷静地观察着。
日军指挥官……他需要找到日军的指挥官。
在这种低水平混乱战斗中,打掉指挥节点往往能最大程度制造混乱,延缓进攻。
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