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大明神医> 第36章 文医双杀

第36章 文医双杀(1/3)

王鼎怀着上刑场般的心情,踏入了金陵医学会那庄重甚至有些肃穆的会馆。

    一进门,一股混合着陈旧书卷和草药的味道扑面而来,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这里的权威与传统。

    大厅内,十几位身着儒衫或直裰的老者正襟危坐,个个须发皆白,面色红润,眼神锐利如鹰隼,齐刷刷地聚焦在王鼎身上。

    那架势,不像是在迎接同行,倒像是在三堂会审。

     王鼎心里咯噔一下,脸上却挤出最谦卑的笑容,上前团团作揖:“晚生王鼎,见过诸位前辈、先生。

    ” 一位坐于上首、胡子最白最长的老者,乃是医学会的会长,姓秦,据说曾在前朝太医院供职过。

    他微微颔首,算是回礼,声音慢悠悠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王先生不必多礼。

    闻先生于淮安抗疫,颇有建树,更独创‘防疫之法’,活人无数。

    今日邀先生前来,便是想请先生不吝赐教,详解其中精微奥妙,也好让我等僻处金陵之人,开阔眼界,学习一二。

    ” 这话说得客气,但潜台词很明显:小子,把你那套东西亮出来,让我们这些老家伙掂量掂量成色! 王鼎暗叫不好,硬着头皮开始复读机般阐述他的“防疫法”,重点强调观察、实践和侥幸,极力淡化理论,恨不得把自己说成一个走了狗屎运的土郎中。

     然而,他刚提到“瘟疫或可通过口鼻呼出之飞沫传播”,一位胖乎乎的老医官就忍不住了,猛地一拍大腿:《黄帝内经》有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气入侵,乃因人自身正气不足,与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相干,岂是区区飞沫所能承载?王先生此言,未免有违圣贤经典!” 王鼎头皮发麻,赶紧赔笑:“是是是,前辈所言极是!晚生浅见,此……此飞沫或可视作‘湿邪’之载体,助纣为虐?好比……好比船只载贼过河?”他心里狂骂:我哪知道什么邪气正气,我就知道戴口罩有用! 另一位瘦高个、戴着水晶眼镜的老者捻着稀稀拉拉的胡子,慢条斯理地开口,引经据典更是娴熟:“王先生提及灭鼠除蚤以防瘟疫,更是闻所未闻。

    老夫遍览医籍,只见有‘鼠瘘’、‘蚤虱致病’之零星记载,何曾见过与如此凶戾大疫直接关联之说?不知先生此法,是出自《肘后备急方》?还是《瘟疫论》之新解?亦或是先生……梦中所得?”话语间的讥讽意味,连旁边侍立的书童都听出来了。

     王鼎被问得哑口无言,额头冒汗,心里哀嚎:我跟你们讲科学,你们跟我讲古籍!他只能再次祭出“观察猜测”大法,结结巴巴地解释:“这个……晚生确实未在古籍中找到明确记载。

    只是……只是在疫区观察发现,鼠患猖獗之处,疫情尤为惨烈,故……故大胆联想,行此险招,实在是……实在是权宜之计,侥幸奏效,让诸位前辈见笑了!”他把自己贬低到尘埃里,只求蒙混过关。

     整个“交流”过程,王鼎就像个被一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大明神医 三国渔皇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 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 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 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 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 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 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 袖里霜华1 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 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 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 两个失忆的百岁老人:门后终极 穿越之边疆崛起 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 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 一枪定山河 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 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 大明执政官 北洋钢铁军魂 异世界的大明天下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 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袖里霜华1 杨过:头戴虎头帽,谁来和谁闹 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 穿越之边疆崛起 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 在大唐苟活 这个师爷很科学 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 青金志 射雕之我为仙帝,当镇压此世 离之星 于府钱庄 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 万人嫌走崩虐恋剧本 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 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 箭神三少爷 宗武世界,游历江湖 天阙归来 大秦:我的青蛙能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