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心谷回音——填补留守心灵的孤独(3/3)
金色的提示框在凌笑的意识中缓缓旋转,上面的文字清晰而震撼:
【触发特殊成就:心谷回音】
【成就描述:您没有选择粗暴地抹除负面情绪,而是选择疏导、催化、建立连接。
您的行为创造了一个区域性的、自发性的正向情感共鸣场。
无数微小的善意与思念被您的力量放大,汇聚成了足以点亮一片心灵荒漠的篝火。
这股由‘希望’、‘信赖’与‘亲情’凝聚而成的纯粹能量,是维系文明韧性的核心基石之一。
】
【成就奖励:系统底层模块解锁——‘希望信标’功能开启。
】
凌笑怔住了。
“希望信标?”
他还没来得及细问,那金色的提示框便化作一道温暖的光流,涌入系统界面的一个全新角落。
在那里,一个原本灰暗的图标被点亮了。
那图标的形状很特别,像是一颗被温柔双手捧着的心,心的中央,正有一圈圈柔和的涟漪扩散开来。
“‘希望信标’功能已激活。
”系统的声音恢复了平稳,但似乎多了一丝人性化的详尽解释,“宿主,您之前的‘献祭’行为,本质上是‘减法’,即消除一个已存在的负面状态。
而这一次,您通过精妙的引导,完成了一次‘乘法’。
您将一个微小的正向因子,乘以了整个群体的潜在情感需求,最终引爆了一场正向情感的连锁反应。
”
系统顿了顿,似乎在组织更易于理解的语言。
“这种模式,比单纯的‘减法’更高效,更具可持续性,对‘文明幸福指数’的提升也更为根本。
因此,系统解锁了与之匹配的全新功能。
”
“‘希望信标’允许您将能量(即点数)投资于某个正在散发积极影响的个体或团体。
系统将不会直接干预,而是会为其创造‘正向势能’。
例如,让他们的善举更容易被看见,让他们的努力更容易获得支持,让他们的声音能传得更远。
它不是直接给予鱼,而是优化水流,让鱼群自然汇聚到优秀的渔夫身边。
”
凌笑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瞬间就明白了这意味着什么。
之前的“献祭”,就像一把无所不能的手术刀,哪里有病灶就切除哪里,精准、高效,但终究是被动应对。
而这个“希望信标”,更像是一把充满生命力的“播种机”。
他可以去寻找那些像支教老师李倩、体育老师王刚一样,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的人,将他们标记为“信标”。
然后,系统就会像一位无形的守护天使,为他们扫清一些障碍,创造一些机会。
或许是李倩一篇关于留守儿童心理的文章,意外地被一个有影响力的媒体看到并转发;或许是王刚组织的趣味运动会,被一位来乡下采风的摄影师拍下,获得了社会关注;或许是某个公益基金会,在海量申请中,鬼使神差地就对这个地区的项目多看了一眼……
这不是奇迹,这是将本就存在的善意与努力,从“可能被埋没”的概率中,提升到“更容易被发现”的轨道上。
这才是真正的“润物细无声”。
凌笑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他将意念集中到地图上那片已经从淡灰色转变为柔和暖白色的区域。
他看到了那个年轻的支教老师李倩。
她的信息标签旁,多出了一个微小的、可被点选的“+”号。
“是否将‘李倩(支教志愿者)’设定为‘希望信标’?首次设定将消耗100,000点数,为其构建初始‘正向势能场’。
”
“是。
”凌笑毫不犹豫地确认了。
点数再次被消耗,但这一次,他感觉到的不是能量的流逝,而是一种充满生机的投资。
他仿佛看到,一粒饱满的种子被轻轻放入了肥沃的土壤,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做完这一切,凌笑退出了系统。
那条被堵塞的心灵河流,已经被疏通了。
那扇紧闭的窗,已经被推开了一道缝。
阳光和空气,哪怕只有一丝,也足以让屋里的生命,重新感知到外界的温度。
而他自己,也在这场“献祭”中,收获了比点数更宝贵的东西。
他找到了比“清除者”更有意义的定位——“守护者”与“播种人”。
第二天,一条新闻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某省教育厅的内部参考网站上。
新闻标题很朴素:《一位山区支教老师的观察日记:被“听见”是治愈留守心灵的第一步》。
文章的作者,正是李倩。
她将昨晚的触动与孩子们的变化记录了下来,文笔真挚,情感充沛。
这篇本该沉寂在海量信息中的文章,却被一位正在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课题发愁的领导,在浏览网页时,无意间点了进去。
他一字一句地读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然后,他拿起了桌上的电话。
“小王,帮我联系一下XX地区教育部门,对,就是那个最偏远的山区。
我想了解一下他们那边支教老师的情况,特别是……一个叫李倩的老师。
”
一场由无数善意汇聚而成的连锁反应,已经悄然启动。
而这一切的源头,仅仅是一个人,在面对一群孩子的孤独时,选择用最温柔的方式,给予了一个无声的回响。
喜欢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请大家收藏:()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