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曙光初现——五千亿的承诺与纳米之眼(2/3)
减料、规格不符、流程违规行为都将被即时标记并警报。
】
【售价:80万财富点。
】
凌笑的心脏猛地一跳。
这……这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神器!
它就是那双他梦寐以求的、无处不在的“上帝之眼”。
有了它,他的慈善事业将不再是建立在对人性的信任之上,而是建立在冰冷、精确、绝不容错的物理监控之上。
“买!”
【购买成功,消耗80万财富点。
剩余财富点:71.35万点。
】
【“星尘”级纳米机器人集群已激活,初始基站设定为本载具。
是否立刻开始部署?】
“立刻部署!”凌笑下令,“优先覆盖‘飞狐岭’区域,也就是我们刚刚经过的地方。
同时,让系统将国内所有贫困等级最高的区域进行标记,同步进行扩散覆盖。
”
话音刚落,一股无形的波动以房车为中心扩散开去。
没有人能看到,亿万个比尘埃更微小的智能体,正悄无声息地融入空气,随着风飘向远方,附着在山石、草木、泥土之上。
它们是沉默的眼睛,是忠实的记录者,即将编织一张覆盖整个华夏乃至全世界的、绝对公正的监督之网。
做完这一切,凌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转头看向一直静立一旁,默默观察着一切的苏雯。
这位由系统生成的完美秘书,似乎已经意识到了什么。
“苏雯,”凌笑的声音平静而有力,“‘星尘’已经部署,外勤侦查和物理监控的任务,它们会比任何人都完成得更出色。
所以,你的任务需要改变了。
”
苏雯微微欠身,目光清澈:“请您吩咐。
”
“从现在起,你不再需要执行外勤任务。
你的新职位是我的特别顾问,兼任曙光基金会的首席信息官。
”凌笑看着她,眼神前所未有的认真,“‘星尘’集群每天传回的数据将是天文数字,系统可以进行初步筛选和归类,但我需要你的智慧。
你需要留在我身边,负责管理和分析这些海量数据,利用你卓越的经验和判断力,为我从信息的海洋中提炼出最关键、最核心的情报,并提出你的建议。
你,将成为我的大脑和眼睛的延伸。
”
这个定位,无疑比一个单纯的“贴身保镖”或“外勤特工”更核心,也更能发挥苏雯那堪比超级人工智能的分析能力。
她不再是单纯的执行者,而是成为了整个庞大计划的枢纽。
苏雯的我将确保您看到的每一条信息,都具备最高价值。
”
至此,凌笑的“绝对透明”慈善模式终于构建完成。
它像一个精密的闭环:烛龙带领的精英团队负责线下高效执行;系统级的区块链技术确保线上资金流的全链路追踪,每一分钱的去向都公开可查;而无处不在的“星尘”纳米机器人,则负责监控线下的一切,确保项目现场的施工进度、物资采购的质量数量,都与线上的数据完全一致。
线上数据与线下现实,通过这张天罗地网被死死地捆绑在一起,杜绝了任何欺上瞒下、偷工减料的可能。
凌笑要打造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玻璃般透明的公益帝国。
就在这时,苏雯面前的空气中浮现出一片淡蓝色的光幕,无数数据流如瀑布般刷过。
她的目光在光幕上飞速扫过,几秒钟后,她抬起头,表情变得异常严肃。
“先生,”她转向凌笑,声音中带着一丝凝重,“‘星尘’对飞狐岭区域的初步扫描已经完成。
地质结构、水文气象、居民分布等基础数据已经建模。
情况……比我们肉眼所见的还要严峻。
这里不仅有‘飞索求学’,还有大量危房、缺水以及基础医疗匮乏等问题。
”
她的手指在光幕上轻轻一点,一幅三维立体地图呈现在凌笑面前,上面用红色标记着一个个触目惊心的警示点。
“但是,”苏雯话锋一转,地图上随之出现了一条绿色的、经过精密计算的规划线,以及一个被标记出的最佳建筑地点,“基于实时勘探数据,烛龙先生的团队在三分钟内已经生成了三套最优的建桥和建校方案,规避了所有地质风险,并充分考虑了当地的日照与风向。
所有方案的预算、工期和材料清单已经列出,精确到了每一颗螺丝。
”
凌笑的目光落在光幕上,看着那条横跨天堑的虚拟大桥设计图,以及旁边那座窗明几净的现代化学校模型。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中燃烧着一团火焰。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现在,只需要他的一声令下。
凌笑的命令,就像是按下了启动整个庞大机器的开关。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房车内,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烛龙。
”他看向那位首席执行官。
“在。
”烛龙的回答简洁而有力。
“执行最优的A方案。
我给你72小时,让第一批工程设备、建材和施工人员全部进场。
我不想听到任何关于‘山区路况复杂,运输困难’之类的借口,解决它。
”凌笑的目光锐利如刀,“一周内,大桥地基必须动工。
一个月内,学校主体建筑必须封顶。
所有工程,必须以超越国际最高标准百倍的质量来执行。
‘星尘’会盯着每一粒沙子,我不希望收到任何一条关于质量的警报。
”
“明白。
”烛龙没有任何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