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 第37章 古镇闲情——藻清鱼欢与“不务正业”的系统吐槽
第37章 古镇闲情——藻清鱼欢与“不务正业”的系统吐槽(3/3)
,会不一样。
翌日清晨,两人被窗外婉转的鸟鸣唤醒。
推开木窗,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水乡特有的湿润与微凉,吸入肺腑时仿佛能洗净尘世烦忧。
河面上水汽氤氲,初升的朝阳将金辉洒在清澈的河水上,鳞光闪闪,几艘早起的渔船划破宁静的水面,荡开一圈圈涟漪,橹声“吱呀——哗啦”,如同古老的节拍。
一切都美得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早安。
”凌笑的声音在苏雯耳边响起,带着一丝刚睡醒的慵懒。
苏雯回过头,看到凌笑正倚在床头看她,眼中带着温柔的笑意。
她脸颊微红,轻声回了句“早安”,心中却因昨晚那句“我想穿上最能代表这里的衣服”而有些许期待与羞赧。
吃过李老板准备的丰盛早餐——热气腾腾的白粥、金黄的油条和几样爽口小菜——凌笑笑着对还在夸赞老板手艺的苏雯说:“走吧,去实现你昨天的愿望。
”
苏雯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在热情的李老板指点下,他们很快在一条名为“织锦巷”的深巷里,找到了一家专门租赁和出售传统服饰的小店。
店面不大,门脸古朴,一位头发花白的阿婆正坐在门口,手里拿着针线,慢悠悠地缝补着一件衣服,针线穿过布料的“沙沙”声在清晨的巷子里格外清晰。
看到两人进来,阿婆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透着和善。
当她的目光落在凌笑和苏雯身上时,不知为何,脸上的笑容变得愈发亲切。
这正是【古镇之友】称号在悄然发挥作用。
“小伙子,小姑娘,想看看衣裳?”阿婆放下手中的活计,颤巍巍地站起身。
“是的阿婆,”苏雯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们想租两套衣服,在镇上逛逛。
”
“好啊,好啊,”阿婆笑得合不拢嘴,“你们俩看着就顺眼,般配得很。
来,我给你们挑。
一般的游客我都是拿外面的给他们,但看你们有缘,我带你们去里屋看看我压箱底的好东西。
”
阿婆领着他们穿过挂满各色服饰的前厅,来到一间光线柔和的里屋。
这里挂着的衣服,无论从面料还是绣工来看,都远胜外面的款式。
阿婆的目光在苏雯身上打量了片刻,从一个樟木箱里取出了一套水蓝色的齐胸襦裙。
裙摆上用银线绣着几尾栩栩如生的锦鲤,在光线下仿佛在水中游动,指尖拂过时,丝绸滑腻冰凉,银线微微凸起,触感分明。
她又为凌笑挑选了一套月白色的直裾深衣,款式简洁,却在袖口和领边用同色系的暗纹点缀,显得清雅脱俗。
当苏雯换好衣服,从屏风后走出来时,凌笑的呼吸有那么一瞬间的停滞。
眼前的她,长发被一根简单的木簪松松挽起,几缕青丝垂在颊边。
水蓝色的襦裙衬得她肌肤胜雪,眉眼如画。
她不再是那个在办公室里雷厉风行的职场女性,而像是从古画中走出的江南仕女,温婉、娴静,带着不染尘埃的清丽。
“好看吗?”苏雯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双手紧张地捏着衣角,轻声问道。
“好看。
”凌笑的回答简洁而真诚,他走上前,自然地帮她理了理微乱的鬓发,指尖掠过她耳畔的绒发,带来一丝微妙的触电感,“非常好看。
”
两人换好衣服,在阿婆“多拍点照片”的叮嘱和远低于市价的租金中走出了小店。
走在青石板路上,他们立刻成了古镇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不少游客都投来惊艳的目光,甚至有人举起相机,远远地拍下这和谐的一幕。
苏雯起初还有些羞涩,但在凌笑鼓励的目光下,渐渐放开了。
她提着裙摆,轻快地走在前面,时而驻足看看桥下的流水,时而好奇地打量着路边小摊上的手工艺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阳光透过河边柳树的枝叶,在她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裙角的银线锦鲤随着她的走动熠熠生辉,仿佛随时会跃出布面。
凌笑跟在后面,用手机记录下她的每一个笑容,每一个回眸。
那一刻,他忘了系统,忘了点数,忘了所有规则。
直到深夜,当月光照进房间,手机屏幕亮起,一封无人发送的报告静静躺在界面上——
“警告: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行为模式趋向于‘不务正业’。
”
他笑了笑,关掉屏幕,望向窗外的流水。
——有些浪费,值得一生回味。
这一天,他们几乎走遍了古镇的每一个角落,吃了最地道的小吃,听船夫唱了悠扬的渔歌,还在傍晚时分,于夕阳下,将一个写着两人心愿的河灯,放入了清澈的河水中。
当夜幕再次降临,两人回到民宿时,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与宁静。
李老板见他们回来,热情地招呼他们吃饭,餐桌上,他还在眉飞色舞地讲述着今天镇上河水变清后,游客们是如何的惊喜,连带着他家的生意都好了不少。
苏雯坐在凌笑身边,听着李老板的讲述,下意识地摸了摸发间的银簪,又看了看身边这个云淡风轻的男人。
她总觉得,这一切的美好,似乎都与他有关。
虽然这种想法毫无根据,却在她心中悄然生根。
凌笑察觉到她的目光,转头对她笑了笑。
窗外,月光如水,洒在静静流淌的河面上。
这一趟古镇之行,不仅洗去了工作的疲惫,更在两人心中,留下了一道深刻而温柔的印记。
这份宁静与美好,便是他此行最大的收获,远胜过系统面板上任何一串冰冷的数字。
喜欢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请大家收藏:()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