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阁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 第17章 猪吃虎

第17章 猪吃虎(3/3)

朝廷想让宝钞流通,但官员阳奉阴违,百姓也不愿用。

    请问二哥,有什么办法能让宝钞重获信任?” 朱允炆脸色由红转白。

    他读的是“君子重义”,何曾深入研究过钱币?宝钞的弊端他知道,解决之道却…… 他只觉得脑中空白,那些滚瓜烂熟的经义此刻显得苍白无力。

     朱允熥看着他哑口无言的样子,轻轻抛出第三个问题: “前朝海运兴旺,商船远达海外。

    若我大明重启海运,将南方粮食运往北方,是否就能缓解北方缺粮之苦? 如今东南沿海倭寇肆虐,若用海运大船载水师出击,能否肃清海患,扬我国威?圣贤经典中,可曾为海防之事留下过什么方略?” 这三个问题,从陆上军事后勤保障,到国家财政金融,再到海洋战略,每一个都直指大现实困境。

    它们远超四书五经的范畴,需要的是对现实国情的洞察。

     朱允炆彻底懵了。

    别说答题,他连题目都看不懂。

    最引以为傲的章句之学,在这些实际问题面前毫无用处。

     他面红耳赤,嗫嚅半天,一个字也说不出。

     朱元璋坐在紫檀大案后,脸上笑意早已收敛,取而代之的是震惊。

     这三个问题,何止问倒了朱允炆?简直问得他这位开国皇帝头皮发麻! 尤其是海运与水师之策,将漕运与海防联系起来,视野之开阔,让他瞬间绝倒。

    当初文忠在时,就力主大兴水师。

     这一切,是一个十三岁少年能问出的问题吗? 局势瞬间逆转。

    朱允炆僵在原地,感觉自己像被剥光了华丽外衣的赝品,只想找条地缝钻进去。

     “呵……”过了好久,朱元璋喉咙间发出一声低响,“允炆,你的孝心,爷爷知道了。

    时候不早,你先回去吧。

    ” 朱允炆羞愧难当,慌忙告退。

    走出暖阁,浑身发冷,脚步虚浮,根本不记得是怎么回到东宫的。

     ‘他怎么会懂这些?平日里的沉默寡言,学业不精,全是装的!’ ‘朱允熥关注的,从粮草到钱币再到海防,正是皇祖父最看重的。

    与他切中时弊的问题相比,我钻研的经义章句显得何等空洞。

    ’ ‘皇祖最后那声低笑,无疑表明圣心已动。

    难道我走的路,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朱允熥,从今往后,你我就是生死之敌!’ 吕氏对儿子期望极高,管教极严。

    朱允炆这回偷鸡不成蚀把米,竟然上赶着把脸丢到皇祖面前。

     他气恼不已,感觉天塌了一般,心中惶惶难安,回去就病倒了。

     吕氏问他怎么了,他哪里敢说实话,只推说学堂太辛苦累着了,想歇息几日。

     吕氏当即大怒:"歇!好好歇!以后不用念书了!" 朱允炆在外头斗输了,回到家看到的是亲娘又冷又凶的脸,整个人都在瑟瑟发抖。

     喜欢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请大家收藏:()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 反击皇宫 大明神医 神女转世,平定四方 三国渔皇 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我在六界磕CP 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 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 飞刀圣剑2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大唐问道:逍遥万界游 倚天屠龙纪晓芙 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 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 袖里霜华1 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 杨过:头戴虎头帽,谁来和谁闹 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 两个失忆的百岁老人:门后终极 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六州风云季 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 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 高铭远传奇 外卖侠闯大周 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 北洋钢铁军魂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 飞刀圣剑2 奋斗在激情岁月 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 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 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 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 重生觉醒神医之我在民国救华夏 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 大唐剑圣录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 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 离之星 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 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 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 明末:玩骑砍的我能无限爆兵 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 日曜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