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急中生智(2/3)
足以让陈宫深思的核心观点。
“先生明鉴!”曹豹拱手,语速加快,“吕将军若今夜袭取徐州,看似得利,实则取祸之道也!”
“其一,失却大义名分。
刘豫州以仁德着称,收留吕将军于危难,天下皆知。
若趁其不在,袭其基业,吕将军‘背信弃义’之名将坐实无疑!日后还有何人敢接纳、信任吕将军?此乃自绝于天下!”
陈宫眉头微蹙。
这一点,他并非没有考虑过,但乱世之中,实力为王,有时不得不行权宜之计。
不过从曹豹口中如此清晰地指出,还是让他心中一凛。
曹豹不等他反驳,继续疾声道:“其二,强敌环伺,岂能内耗?徐州四战之地,北有曹操虎视眈眈,南有袁术野心勃勃。
刘豫州若败亡,其部众或散或降,徐州实力大损。
届时,吕将军独力面对曹操、袁术两大强敌,以新得之徐州,民心未附,根基未稳,如何能挡?袭取徐州,看似得地,实则是将曹操的兵锋,尽数引到了自己身上!此为‘得地而失势’!”
“唇亡齿寒!”曹豹几乎是一字一顿地吐出这四个字,目光紧紧盯着陈宫,“刘豫州在,徐州尚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曹操、袁术皆要掂量三分。
刘豫州若亡,徐州便是无主肥肉,群狼并至!吕将军英雄无敌,然则,能同时抵挡曹孟德与袁公路乎?!”
这一连串的分析,如同重锤,一下下敲在陈宫的心头。
尤其是“唇亡齿寒”和“得地失势”这两个词,精准地击中了他内心深处最大的隐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劝吕布袭取徐州,更多是出于对刘备集团的不信任和寻找一块立足之地的迫切。
但曹豹却从更高的战略层面,指出了此举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将吕布集团从“得利者”的位置,一下子推到了“众矢之的”的危险境地!
陈宫的呼吸微微急促了一些,他不再保持那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下意识地向前倾了倾身体,追问道:“那以将军之见,该当如何?”
看到陈宫态度的转变,曹豹心中那块大石终于落下了一半。
他知道,自己赌对了!陈宫听进去了!
他强压住内心的激动,知道此刻更不能松懈,必须给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才能真正打动对方。
“曹某以为,此刻绝非与刘备决裂之时!”曹豹斩钉截铁地说道,“相反,吕将军非但不能袭取徐州,还应设法……稳住徐州局势,甚至……与刘备结盟!”
“结盟?”陈宫眼中闪过一丝荒谬之色,“刘吕二人,芥蒂已深,如何能结盟?”
“有共同的、更强大的敌人,便可结盟!”曹豹毫不犹豫地回答,“曹操!他就是双方最大的共同威胁!先生试想,若刘吕二人联手,刘备有关张之勇,素有仁名,可得民心;吕将军有并州狼骑之锐,天下无双。
二人合力,据有徐州,北可抗曹操,南可拒袁术,进可图中原,退可保江淮!岂不远胜于如今互相猜忌、内耗,最终为他人作嫁衣裳?”
他描绘的图景,让陈宫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这个想法太过大胆,甚至有些异想天开,但细细思量,却又蕴含着极大的诱惑力和……可能性!
如果真能促成刘吕联盟,那么吕布集团就不再是寄人篱下的客军,而是徐州真正的合伙人之一!拥有了稳定的地盘和强大的盟友,才能真正在这乱世立足,图谋发展!
陈宫沉默了。
他背着手,在台阶上缓缓踱了两步,目光低垂,显然在急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