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上梁炮响震乡野,工坊扩产起宏图(3/3)
混着硝烟味,竟有种说不出的踏实。
秦老实的婆娘抹了把嘴:“小羽这糖,比年节的灶糖还甜!往后谁再敢说坏话,我撕烂他的嘴!”
上梁仪式刚过,秦羽就带着张勇往工坊走。
十口铁锅已经不够用了,新订的二十口大铁锅正从县城运来,车轱辘碾过村道的声音闷闷的,像在打鼓。
“张大哥,以后还得劳烦您多照应。
”秦羽递过一小罐糖,罐子是粗陶罐,罐口用麻布塞着,“这点心意,带回去给弟兄们尝尝,等工坊顺了,再给您备上等的。
”
张勇接过来掂量了下,罐身冰凉:“秦老弟放心,有尚书府在,没人敢动你。
”他昨晚已派人回京城送信,韩大人回信说“务必护住制糖匠人”,字里行间的急切,比任何贡品都重。
工坊里,苏婉秋正指挥新雇的村民干活。
二十个妇女坐在竹席上分拣甜枣藤,手指翻飞间,蔫的、枯的全被挑出来,堆在另一边的筐里;秦寡妇带着两个后生往石锤里塞藤子——还没省力的机器,全靠人力砸,石锤把手上包着布,还是磨得人手心发疼。
“婉秋姐,啥时候能有省力的法子啊?”秦春燕揉着胳膊说,她是秦老实的闺女,昨天刚满十六,手巧得很,分拣速度比姬晨曦还快,却累得额角全是汗。
“秦郎说,等工坊赚了钱,就做省力的机器。
”苏婉秋往过滤麻布上倒汁液,清亮的汁水透过布眼往下滴,眼角笑纹里还沾着点糖霜,“咱们再等等,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
叶灵溪拿着算盘核账,噼啪声里,眉头突然皱起来:“秦郎,甜枣藤快不够了!今天收了四百斤,才够做十五斤糖,照工坊的规模,得要六百斤才够。
”
“不用急。
”秦羽笑着摆手——灵泉空间里的近千斤甜枣藤还等着运出来,却没说破,只道,“让秦石头赶马车去邻村收,五文钱一斤,现金结算,多收点也无妨。
”他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摸出手机,屏幕上“甜枣藤种植指南”正亮着——光靠空间和野生的不够,得教村民自己种,这才是长久之计。
柳佩妍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还攥着柴刀,刀把上的汗渍没干:“邻村的李老棍跟王富贵是酒友,怕是会使绊子。
”她眼神警惕地扫过院外,像只护崽的母兽——自接下安全的担子,她对周遭的动静格外敏感,今日巡逻了大半个村子,竟没觉得累,体力比往常好了不止一倍。
“让他来。
”秦羽笑了,指了指墙角的备用鞭炮,“正好试试新做的‘大响’,比早上的响十倍。
”
傍晚时分,秦石头从邻村回来了,马车上的甜枣藤堆得像小山。
“李老棍想压价,被我骂回去了!”小伙子抹着汗,脸上还沾着泥,“我说秦哥的糖要供京城的大官,他立马就怂了,还多送了五十斤!”
叶灵溪在账本上记下“邻村甜枣藤四百五十斤(二两二钱五文)”,笔尖顿了顿:“秦郎,张老板的十斤糖准备好了吗?张统领说今日午后就来取。
”
“早备好了。
”秦羽往粗陶罐里装糖,雪白的砂糖堆成小山,罐子是特意挑的没裂纹的,“让他带两斤样品回去,给韩大人尝尝。
”他往罐里塞了张纸条,写着“若需大量,可派工匠来学榨藤之法”——光卖糖不够,得把产业链铺出去,为将来的京城合作铺路。
喜欢外卖侠闯大周请大家收藏:()外卖侠闯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