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妙手回春第一桶金(2/3)
毫针从内关穴轻柔退出。
左手轻拂,三寸长针也从三阴交穴离体。
两根银针针尖,都沾染着一丝极其细微的、几乎看不见的暗色污迹。
叶凡用白酒仔细擦拭干净银针,收入皮套,贴身放好。
做完这一切,他才看向床上。
老人已经沉沉地睡了过去。
胸脯随着平稳的呼吸微微起伏,虽然依旧瘦骨嶙峋,但笼罩在她身上的那股浓重死气,却如同被阳光驱散的晨雾,消散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沉的、带着疲惫的安详。
“妈…妈?”张婶颤抖着声音,小心翼翼地靠近床边,伸出手指,轻轻探到老人鼻下。
温热的、平稳的呼吸气流,清晰地拂过她的指尖!
是真的!不是幻觉!
张婶猛地捂住嘴,眼泪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而出!但这一次,不再是绝望的悲泣,而是狂喜的、劫后余生的泪水!
“叶…叶小哥!神医!您真是神医啊!”她猛地转过身,对着叶凡,膝盖一软就要再次跪下磕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叶凡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她:“张婶,不必如此。
老人家暂时脱离危险了,但病根未除,还需后续调养。
”
“好!好!都听您的!都听神医您的!”张婶激动得语无伦次,看着叶凡的眼神充满了无法言喻的感激和敬畏,仿佛在看一尊活菩萨。
叶凡走到那张破旧的桌子旁,拿起桌上张婶记账用的半截铅笔和一张废纸的背面。
他略一沉吟,笔走龙蛇,飞快地写下几行字:
茵陈五钱(需陈年,麸炒)栀子三钱(捣碎)生大黄一钱(后下)茯苓五钱(带皮,切薄片)泽泻三钱生白术四钱(土炒)半边莲三钱(鲜者为佳)车前草三钱(带籽)生姜三片(老姜,带皮)大枣五枚(掰开,去核)
写罢,他将纸递给张婶:“按这个方子抓药。
三碗水煎成一碗,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煎药时,生大黄在药汤沸腾后最后五分钟放入即可。
另外,老人家醒来后,先给她喝些温热的米汤,不可进食油腻。
”
张婶如获至宝,双手颤抖着接过药方,虽然上面的药材名她大多不认识,炮制方法也闻所未闻(麸炒?土炒?),但她此刻对叶凡的话奉若神明,连连点头:“记下了!记下了!神医放心,我一定按您说的做!”
她小心翼翼地将药方折好,揣进怀里最贴身的口袋,仿佛揣着的是无价之宝。
“叶小哥…您…您救了我妈的命…我…我…”张婶看着叶凡,激动得不知该如何表达谢意,突然想起什么,手忙脚乱地开始翻自己衣服口袋,从里面掏出一个卷得紧紧的小布包。
她颤抖着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叠皱巴巴、面额不一的钞票,大多是十块、二十块,还有几张五十和一百的,夹杂着一些硬币。
她一股脑儿地将所有钱都塞到叶凡面前,脸上带着卑微的恳求和难以言喻的感激:“叶小哥…我…我家里就这点钱了…我知道不够…远远不够…您别嫌弃…您先拿着…等我…等我再想办法…”
那叠钱,加起来可能也就两三千块。
对于一个生活在城中村底层、还要负担重病母亲的张婶来说,这几乎是她全部的积蓄,是省吃俭用、一分一厘攒下来的血汗钱。
叶凡看着那叠皱巴巴的钞票,又看了看张婶布满老茧的手和眼中真挚的感激,沉默了片刻。
他伸出手,从那叠钱里,只抽出了两张一百元的钞票。
“张婶,药材需要钱。
这些,算作药资。
”叶凡的声音平静,将那两张钞票收起。
剩下的钱,他轻轻推回给张婶,“其余的,你留着给老人家买些营养品。
”
张婶愣住了,看着被推回来的钱,又看看叶凡,眼圈瞬间又红了:“这…这怎么行…叶小哥…您的大恩大德…”
“治病救人,医者本分。
”叶凡打断了她的话,语气淡然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按方抓药,好生照顾。